穿到民国后前任满地(111)
被问的女生立刻回答:“当然是京阪梦!作者太才华了,我完全想象不到是这样的剧情。”
“对啊对啊!”回答者不是询问人,而是坐在前座的陌生人。
女性之间警惕性会下降,再加上聊天话题是自己喜欢的小说,就算是难以熟络的霓虹人,也会控制不住闲聊起来:“看到女主跌倒的时候,我以为会像其他小说一样,以悲剧结尾,宣扬“命运难以改变”的主题。却没想到女主她站起来了。”
“我难以形容看到这段剧情的震撼,心中燃起一种…很振奋的心情。”
“我也是!有一种又心疼又骄傲的感觉。”
霓虹人不懂爽文,又或者说,他们的文□□流不允许正面的、积极的剧情存在。
可爽文的魅力无人能挡,再加上这样的精彩桥段是发生在女性角色身上,更让女性读者感到通体舒爽,恨不得亲自逮住作者一顿夸。
——新时代女性就应该这样,就应该这么勇敢、坚强、充满力量。即使受伤,也会忍痛站起来,继续完成梦想。
只是还有一些喜爱日式悲剧的读者,十分不满地评价说:“虽然这样的剧情也不错,但我看来,必须得是悲剧才能升华故事…”
“悲剧的确更有美感…”几位女生又连连点头,在她们看来,爽文和悲剧相互间并不排斥。
正当此时,售票小姐贴心打断客人的话:“东京桥,东京桥到了,不要再坐过站啦。”
几位女生差点又因为讨论小说剧情而坐过站,听到售票小姐的提醒后,相互对视一笑,赶紧下车回去上班了。
上班路的骚乱结束了,黎觉予效应却还在继续。
《青靴》主要在东京传播,偶尔有几本通过京阪特别快线流传到大阪,却因为数量稀少没有引起重视,反而是今天的《大阪日报》头条内容,值得大家热烈讨论一下。
打开《大阪日报》的第三页,娱乐板块的头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黑白印刷的超大照片。印刷油墨的不平整,导致舞台上每个人脸都看不太真切,像被蒙上灰色面纱一样。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剧团全员都着复杂洋裙,背靠华丽风格的舞台装置。
对照片产生好奇的观众,再将注意力挪至标题,轻声念叨:“宝冢歌剧团公演大获成功,西洋风格歌剧广受好评。”
为了证实这句“广受好评”所言不虚,大阪日报记者还在底下放入大阪各家贵女的原话。
有大阪□□部长的“宝冢歌剧团的[新国民剧]概念,极具教育意义,不仅票价很便宜,还融入不少西洋歌剧和音乐…”
有中西家夫人的“天真、纯粹、专业。”
有物部家夫人的“专科生表演极具发展潜力。”
…
专业人士的评价,永远是人群讨论的风向标。
在几家贵族夫人的赞扬下,宝冢歌剧似乎成了大阪及附近有钱人的业余活动,就像东京贵族热衷帝国剧场一样,大阪贵族对抢占宝冢歌剧团门票的行为乐此不疲。
可惜,帝国剧场有1900个座位,而宝冢新歌剧场算上站票,也只有1000个座位。
报道宣传让公演一票难求,甚至还有人向剧团投诉,要求更大、更好的剧场。至于宝冢歌剧团会不会因为观众投诉,选择修建新剧场,还是个不得而知的后话。
如今一望而知的状况是——黎觉予的名字和宝冢歌剧团一起红了。
大家都知道黎觉予负伤完成表演,会作为歌剧界美谈,刊登上报纸头版,却不知道记者还给她起了个高贵的外号——歌剧天使。
——歌剧天使黎,伤痛下的高歌。
标题很文艺,照片更文艺。
作者在如此刺痛眼球的标题下,放上一副黎觉予跪坐舞台的照片,深黑痕迹(印刷效果)在白裙上蔓延,绽放出宛如装饰物一般的唯美图案。
如果不是标题指引,读者恐怕都意识不到这是受伤的痕迹。
因为演唱者动作是那么优雅,那么自然,虽然照片中看不到脸,但通过报道述说的表演过程“持续高音力道不减”,读者们就可以脑补出这是一场多么成功的表演。
于是这位歌剧天使,她红了。
由于宝冢歌剧团曾进军过帝国剧场,还有自己专门的杂志《歌剧》,最后竟然比《青靴》小说,更快从大阪传播到东京里。
一切看似没问题,除了对黎觉予的介绍中,大阪日报记者似乎和真实情况产生了些偏差。
他在最底下说:“这位眼生的少女歌唱家,拥有着精湛唱功和绝妙的舞台反应力,以至于首场表演就担任宝冢歌剧中最重要的专科生职位。
“她曾是松竹歌剧团的成员,后进入宝冢歌剧,希望这位歌剧天使能展现出更多、更好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