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家女+番外(113)
韩熹点头称是。
伍显文喊姜清玄为恩师,其实并未受教于姜清玄,他却不同,昔年姜清玄为国子监司业,他正在国子监受教,如今朝中寒门子弟大半为姜清玄旧时学生,众人同气连枝,才能与世家相抗,他能从废王逆乱中脱罪,又能从朔方回到东都,正是借了此利。
他却答得毫不犹豫。
就如那伍显文,本该一颗头颅为那世家寒门之乱滚落在地,而他多番营救未果,只能娶妻妹,先得寒门名声,再承其在户部多年经营。
如今这踩尸饮血的打算已行不通,甚是可惜。
与南吴细作私通乃是叛国之罪,恩师也好,好友也罢,从他在朔方设法为“窦黑”伪造身份那一刻起,就已然从心里抹了去。
“大人,我心中有一事不明,您初来东都之时明明要取卫氏人头,好令北疆大乱,为何却又收手?”
穿着素袍之人双手握在一起,灯笼的光映在他半边脸颊,依稀能看到他眼下青黑脸颊高耸。
“我早就说了,我们在东都杀不死卫氏,况且……既已知卫氏必反,我又何必杀她?北疆十万雄兵连蛮族亦被杀得节节败退,若有一日她挥刀南指,这梁国又有何人能敌?”
心知自己不该多问,可如今已是最后的机会,韩熹连忙低声道:
“若卫氏必反,我可要提前打算,与之交好?”
那人似乎是笑了一下,声音又比刚刚冷了几分:“与她交好?你以为那卫氏是什么人都能看在眼中的?裴道真世家寒门左右逢源,颇有姜白衣早年之风,若说为官,你拍马不及,伍显文算学精深近乎异术,你可有之?她入东都,就如巨鹰睥睨山林,能入眼者百中无一,况且,你与她交好,便不可能在东都平步青云,你可舍得?”
韩熹自然舍不得。
那人又抬头看了北方之天,淡淡道:“你也不必与之交好,卫氏必反,可她亦必输。”
韩熹心中一惊,只听那人笑着说道:
“北疆无世家,她欲南下称王之时,便会成天下共敌。”
说完此话,院外有犬吠之声传来,那人不在说话,只抬手将灯笼又拿在手中,摇摇晃晃,渐渐远去。
转身回到假山之后,油灯不知何时灭了,韩熹却还在想那人最后所说之言。
“天下之共敌?”
第48章 心事 “还能多蠢?总不会对心仪女子自……
端午将至,崔瑶让人采买了五色丝线编制长命缕。
编制一事也不需假旁人之手,书院中的大些的姑娘们多半会做,给她们丝线,她们自然能为自己与姐妹都做好,卫清歌原本不会,跟着崔瑶学了,就给燕歌、行歌都做了,还上了瘾,几乎想把阖府上下兵卒的都应承下来,幸好有燕歌在,将她硬拖开了才作罢。
崔瑶做着长命缕,又动了拿针捏线的意趣,亲手做了一个五毒香囊,在里面填了薄荷丁香,挂在了卫蔷的腰间。
“进了六月我给你做了新的你再将它解下来。”
被崔姨如此吩咐,卫蔷也无挣扎之力,于是素来只穿一身寡淡衣袍的定远公腰间又多了一抹亮色。
有这一抹亮色,亦显出她腰身劲瘦,看得崔瑶好不心疼,又让人嘱咐了大厨娘顿顿要给国公做肉吃。
“阿蔷,我嫂嫂请我和狸奴回崔家过端午,被我拒了,我想领着学生们自己包些粽子,你要是有暇不如与她们同乐。”
“只怕不行。”卫蔷苦笑道,“我在府中躲了这些时日,端午时圣人必要招我入宫的。”
端午处春夏之交,本就是宴饮不断的时候,往年圣人就算病退深宫,此时也会在宫内设宴见见一干重臣。
崔瑶叹了口气,道:“久未回东都,我倒忘了此事,罢了,你在宫里少吃些粽子,回来吃我做的百索棕。”
卫蔷连忙拱手行礼,笑着说:“谨遵崔姨教诲。”
崔瑶笑着说卫蔷淘气。
说完,见卫蔷解了刀,换上一把铁剑,又戴上幕笠做要出门之态,不禁又想叹气。
阿蔷要操心之事太多,她只恨自己为阿蔷能做的太少。
“崔姨,我出门是有些私事要做,您何故叹气?”
“我是叹我家小阿蔷生得太好,这般打扮分明一仗剑游侠儿。”
卫蔷掀开纱幕对她眨眼一笑,才快步走了。
被阿蔷言笑宽慰,崔瑶心中也好过了些许,又生出了其他主意,即使不能同坐吃粽子,可让阿蔷写几个扇面,赶在端午之前让学生们默书,一字不错者,便得此为赏。
想出此法,崔瑶又步履轻盈地往后宅去了。
卫蔷从侧门出了府,身边一人也没带,只牵了匹马,她今日是有一心事要解。
佳节将至,南市街上人也多了起来,杜明辛坐在酒肆二楼,倒了酒端在嘴边却喝不下去,又将酒盏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