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家女+番外(109)
崔氏与裴道真年纪相仿,崔、裴两家又交好,说“并驾之交”也非虚言。
裴道真这才直起身,道:“当初小女入宫,是崔夫人写信给崔兄来点拨在下,如今又不辞辛苦远来教导小女,如此恩情,在下铭感五内。”
崔瑶回头,见卫蔷正捧着粥碗眼巴巴看着热闹,她笑着整了一下披帛,道:“阿盈年纪虽小,却有定性,读书习字都极用心,一众学子都得定远公亲手操持吃住之事,裴侍郎尽管放心。至于恩情,你我不过都是为国公大人效命,我本意非为救人,对裴侍郎亦不敢称恩情,裴侍郎要谢,还是谢国公大人便是。”
说完,她又对卫蔷说:“国公大人与裴大人有事商谈,我也该去书院了。”
卫蔷放下空了的碗,笑着说:“今日我家女学政第一次见同僚,实在值得一记。”
女学政?
裴道真转身,崔氏已然离了院子。
“国公大人,崔夫人可是已在北疆授官?”
“先点了一个麟州州学博士,任书已在路上,裴大人下次来就可称崔博士了。”
“崔博士可是要随阿盈他们同去北疆?”
“那是自然。”
一时间,裴道真只觉陈仲桥实在奸猾。
他有女儿在定远公府受教,伍显文有妹妹在定远公府当夫子,妹妹对女儿,猪头对酒宴,他都稍差了一点,没想到他正想着伍显文的时候,陈仲桥却横空出世,直接将妻子都送了过来。
陈老二还真舍得!
想想自家操持家业教养儿子的爱妻,裴道真心里几乎要认了输,他夫人没有崔家阿瑶之才,平素又胆小,他实在舍不得。
“国公大人,陈仲桥到如今仍未授官,到了北疆您打算如何安置?”
“陈仲桥?”
卫蔷将崔氏剩的麦粥倒进自己碗中,刚喝了两口,闻言抬起了头。
“崔氏授官关陈二老爷何事?”
裴道真看着卫蔷。
卫蔷亦看着裴道真。
裴道真心中渐渐浮现陈仲桥那张蓄着美髯的脸,在上面竟有一个大大的“惨”字。
片刻后,裴道真裴大人“哦”了一声。
他一早来了定远公府除了是趁着休沐送来束脩,也是有事与卫蔷相谈。
“国公大人,关于丰州竞标一事,您之前与我说拟在六月,如今将入五月,那些世家再问,我该如何回复?”
一边听着卫蔷自己收了碗,端起脏了的碗筷一齐放在院门口。
“就说可以准备钱了,七月之前必在丰州竞标,世家在北疆皆无基业,我也不喜欢上门讨债,到时只以实钱为准,不欠不等,不能现场拿出钱,得标当即作废。”
裴道真点头称是,又看着“不爱讨债”的定远公道:“竞标能得几十万贯钱,朝中甚是眼热,总说该在东都竞标,有御史上了几次奏本,想要在朝上众议此事。”
“在东都竞标?我不是傻子,世家也不是傻子,他们知道该把钱给谁。此事真上了朝议,寒门必要再阻挠边市之事,有人比我们急多了,再有这般说话的你也不必理会,于崇他们自会去对付。”
“下官明白了。”
走进书房,卫蔷掏出了一本奏折递给裴道真。
“这是丰州已经选好了几处备选都护府址的奏折,若于崇那些人再来问,你只管给他们看。”
裴道真看了一眼折子,上面已有了朱批,却未说可或不可。
自从圣人病退深宫,奏折都是皇后所批,见此折上的朱砂,裴道真道:“莫说朝议,就连文思殿议事,皇后也丝毫未提丰州督府一事。”
“她自然不想提,她越是不想提,于崇郑裘等人就越是会提。我们眼下要做的,就是让有意边市之利的世家都急起来。”
听着卫蔷的话,裴道真的手抖了一下,又苦笑道:“国公大人,如今于崇等人都说您与陈相公借着崔夫人私下勾结,再提起皇后拖延此事,他们恐怕就是内忧外患了。”
“这样才好。”卫蔷坐在案前,取了茶盏为裴道真倒了一杯热茶,笑着说道,“他们越心急,越能为我倾囊而出。”
说起钱时,“不爱讨债”定远公笑了。
如此周折,想要的自然还是世家的钱,更多的钱。
裴道真点点头,定远公此时避而不见,由得流言传遍东都,也让各个想在北疆分一杯羹的世家惶惶难安,若他亦如于郑等人一般想要在丰州边市牟利,此时怕是也要心急如焚。
幸好,他为了自家小女儿被困上阳宫一事顾不得其他,冥冥中竟避过一大劫数。
思及此处,裴道真又说道:“国公大人,端午将至,不知此时蛮族内斗之事如何,若是有何喜讯能赶在节前奏到御前,怕会有火上浇油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