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个和尚归家来+番外(124)
朝中自然也有替陆丰军求情者,还有对此事提出疑问的人,皆被皇帝顾湛一声令下,午门斩首。
朝野上下就如哑了声一般,无人敢再提此事。
而此时,远在益阳城的李恒峰急急派人敲响苏欣府门。
春柳将消息俯在苏欣耳边轻声说道:“李家二哥派人传信来说,他兄长已往府衙去报官,约您在府衙门前客栈相见。”
苏欣听后色变,连忙起身准备去寻李恒峰。
“欣儿,你去哪?”杨氏幽幽问道。
原来适才苏欣正被杨氏拘在屋中练习刺绣,苏欣规矩已经学的有些模样,杨氏算着苏欣年纪已不小,不能容她在这般散漫下去,硬是压着她坐在闺中习刺绣。
苏欣心中有苦说不出,母命不敢为,可心中对赵宁的案子时时牵挂,又没那刺绣的天赋,满手扎的尽是针眼。
正巧此时春柳递了消息进来,苏欣就要往外走,却不防被杨氏拦下。
“阿娘,我是真个有事,不是出去玩耍,事关生死,求求阿娘放我出去吧。回来我一定好好学刺绣,阿娘说什么我便做什么。”
苏欣忙向杨氏撒娇,期盼杨氏放她一马。
“你少跟我在这花言巧语,你能有什么悠关生死之事,老实给我在屋里呆着,把这幅屏风绣好,方能出门。”
杨氏说着,竟是端了杯茶在一旁坐了下来,势要看着苏欣绣完。
苏欣无法,心里急的似热锅上的蚂蚁,上蹿下跳的,却是毫无办法,只得乖乖坐下绣起屏风来。
此时,府衙外的李恒峰于客栈中久等苏欣不来,心中担忧兄长,只得先进衙中看看事态发展如何再做打算。
府衙中李肃面庞冷峻的站在堂下等候,而知府王之章却颇为头疼。
赵宁惨遭杀害此事他是知道的,牵扯到赵家,他本已经觉得头大,正在书房闭目休息,就有属下来报外间有人报案。
不料竟是李家大郎李肃,李肃一纸状子将京城来的冯觉告上堂。
这两家也是不好惹的,王之章感叹自己今年官途坎坷。遇百年难得洪涝灾难,现今还有两年期满,想要安安生生的平调去京中,怎的就这么困难。这几个家族俱有些势力,得罪谁家都讨不到好去。
李长随将李肃的状子递了进来,对王之章道:“大人,衙役去通报冯觉两次,此人拒不来衙中候审,可要强行压来?”
李肃看了看手中状纸,苍劲有力的笔锋,黑白映衬的纸墨,字句分明地写着:“原告李肃,年十八,乃是死者赵宁未婚夫。状告方府表亲冯觉,其生性/淫/邪残暴,曾犯过多次奸/杀妇女案件,多少无辜之人惨遭杀害。此人五日前于予荫堂后花园将吾未婚妻杀害,死状凄惨至今冤魂难散,吾手中持有确凿证据,望大人替吾等伸冤,特递此状。”
王之章看着这纸状书,也能感受得到李肃满心愤恨之情,以他所了解冯觉的人品,这事十有八九是他做的。
当时,冯觉父亲还特特求到他这,将冯觉安排进了予荫堂,本想着他能痛改前非,谁料今时铸成大错,依旧品行未改。
如今李肃在堂中等候,冯觉却迟迟不现身,岂不是藐视自己这个一州知府。
思及于此,王之章有些恼怒对李长随道:“派人将他压来罢。”
不久,待原告被告到齐,王之章一撩衣袍坐上堂去,遣人将李肃状纸宣读。
王之章拍案道:“被告冯觉你可认罪?”
冯觉被人捆来,身上绳索尚未解,满目冒火的瞪着王之章。
王之章见他这般目中无人的模样,哪里又会给他好脸色看,冷声问道。
“你们算什么,凭什么把我绑来,我没有罪。快将我放了,你们知道我姐是谁么?”
冯觉高声喊道,王之章执掌益阳知府办案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嚣张之人。
冯觉不肯好好回答,王之章转而询问一旁也是满面怒容的李肃道:“堂下原告李肃,你可有证据?”
李肃向前一迈步,将一个包袱递给衙役,接着道:“大人,这就是我在冯觉家中所找到的证据,还请大人过目。”
冯觉一见到这包袱,面露惊恐,不知这包袱怎就到了李肃手中。
王之章看向包袱中尽是带血衣物,服饰华贵,与冯觉身上所穿样式相似,又使人去比对过鞋子尺码自是一厘也不差。况且冯觉脖颈处一道长长的伤痕难以掩饰,任谁一眼都能瞧明原委。
“冯觉,你可还有话要说?”
冯觉见知府王之章竟不护着自己,似要秉公执法,心中慌了神。姐姐远在京中,即便有事也难相救。
现下只能拖延时间,总要单独与王之章见上一面,威胁一番才是,心下反复思虑过,方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