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和女配是姑嫂(94)

作者:啃苹果的猫

陶老爷的行动并不能隐瞒多少人,但第一次的话,并没有多少人发觉不对劲,只有嗅觉敏感的张寒景第一时间发觉不对。

跟着陶家的护粮队回来的难民们还没到青州城就和护着粮食的亲人分开了,护着粮食的青壮汉子继续往前走跟着陶家护粮队一起走进青州城,其他的难民们则回到原来自己的村子里。

草原小王子很快就发觉这些难民,不过草原小王子没有为难他们,反而把自己部落分散到外面的人都喊回来了,集中聚集在张家村和唐家村,并且派人跟山上的张寒景通讯。

张寒景得到消息之后,迅速下山,查看情况,再发觉这些人为了什么而提前回来之后,略一沉思,就派唐田等人给这些刚刚回来的难民派活干。

衣衫褴褛面容枯骨一般的难民刚刚回到自己的村子,睁着空洞洞的眼睛盈着泪水,正要大哭的时候,有人喊道,“呦,你们回来啦,快快快,快来帮忙。”

唐田带着人,赶着牛车,带着粮食给他们送粮食了。

大家都是前后村的人,谁不认识谁啊,可在这一刻所有的难民们感觉自己都不认识唐田了,那个唐家村唐秀才的儿子居然是这么好的人!

“先说好了,这些粮食都是先借给你们的打借条要还的知道吗?”

第45章 . 十月 快速发展

唐田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找人。

每到一个村子, 都会借给村里人粮食,不过他借的不是正儿八经的粮食,而是山上种出来的野菜和蔬菜, 再对付着给点杂粮玉米、土豆、红薯。

尽管没有米面这些主粮食,光是玉米、土豆、红薯就能活命了,陆陆续续回来的难民们都很高兴。

有了粮食吃,不怕被饿死, 人心就安定了, 唐田又带着人种野菜, 十月的天种粮食是来不及了, 但是种些野菜还能收获一波, 一边种生产期最短的野菜, 一边教他们做竹筐。

家家户户的屋子前后都摆上了竹筐, 有的竹筐里种着土豆, 有的竹筐里种着红薯, 有的竹筐里养着蚯蚓,山上把一大半的养蚯蚓的活都丢给这些刚回村的难民了。

实在是山上的活太多了,人手不够忙不过来, 那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活,全靠体力的活,特别费力的活都被丢下山给那些刚回来的难民们干。

山上的家畜和家禽大部分都被阉割了, 只等着长大就宰杀了吃,一开始是张家村和唐家村自己慢慢消耗, 每次家畜和家禽长大宰杀了之后,大部分用来和牧羊小王子换羊崽、牛崽,小部分自己吃,渐渐的村民们的身体越来越好了, 身体强壮干活更利索。

虽然山上的物资越来越丰富,人们饭桌上的食物也越来越丰盛,吃的饱的村民们并没有随意的敞开肚皮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是不断的积累财富拼死命的攒钱。

沉重的苛捐杂税已经深深的压垮了他们的意识,害怕每年两次的征兵,村民们都想多攒些银钱给自家的男人(儿子们)换取活命的机会。

虽然说有年轻的汉子们主动去当兵,但更多的是不愿意让自家孩子当兵的父母,若是到时候逃无可逃,也能花些银钱给孩子们买好些的武器,好些的护甲,托关系找些好点的军爷护着他们一点。

张寒景花银子给张家村和唐家村安排出路的事情,被村民们深深的记住,但凡是什么值钱,都舍不得吃舍不得用,都想着用来卖银子。

饥荒时代的难民真好养活,一天一顿野菜汤就能活命,一天二顿野菜汤就能感觉到幸福,再搭配一些土豆、红薯这些味道又好,吃到肚子里还特别实在的粮食,感动的直掉眼泪。

陶家护粮队把难民们带了回来,都没让他们感觉到多感激,唐田带着人教他们种粮食,把他们感动的睡觉都在哭。

没有什么比粮食从自己手里种出来更让人安心的事了。

山上居住的村民们干活的重心渐渐转移,从自家产粮,开始转移到粮食再加工。

由山下的村民们种粮食,然后在由唐田送到山里,张老爷子安排人把玉米晒干,把野菜晒干,把红薯晒干,开始储备过冬的粮食。

羊杀了,送给部落继续换小羊。

猪杀了,猪肉切成一条一条的做成腊肉,挂着晒干。

鸡杀了,鸡毛拔了,把鸡肉上撒点盐腌制好,挂在通风处风干。

鸭杀了,鸭毛拔了,把鸭肉上撒点盐腌制好,挂在通风处风干。

唐蜜更绝,提出一个杀猪留皮的方法,把张晓晓和张寒景都震的说不出话来。

唐蜜脸有点发烫,但言语还是理直气壮道,“马上就冬天了,冬天那么冷,我们这里又没有足够的保暖衣服,光靠着羊毛,兔毛做衣服哪够那么多的村民穿,只能想着办法用羊皮、猪皮做衣服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