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何时能发现他是替身(77)
只有成瑾会信。
只要稍对成瑾好些,就能轻易得到一片毫不设防的赤诚真心。
当初, 他对成瑾又何尝不是如此。
想到此处, 方孝承又呼吸艰难起来,悔恨如冷夜海潮将他没顶。
朝会上, 一夜未眠的方孝承坚定地请回北疆。
数月过去,御医诊断他伤势已经无碍, 皇帝没有理由多留, 只能允了,少不了还要夸赞他为国尽忠之类。
散朝后, 顾太监向皇帝禀报, 说刚刚来信,在狼国王城发现疑似成瑾的人。
“废物!”皇帝勃然大怒,将茶盏砸飞出去,“等你们来说,黄河都干了!”
顾太监忙跪下告罪。
皇帝气得眼前发黑:“立刻传旨, 不许北安侯离京!”
顾太监犹豫道:“用何理由?”
“朕是皇帝, 他是臣子, 朕要他留, 需要理由?!”皇帝厉声道,“若他抗旨——朕不信他敢抗旨!快去!”
顾太监忙起身往外走,却又被叫住:“等等。”皇帝冷静下来,想了想,道,“和他说,东边水寇……不,南边,南边那伙匪乱迟迟不能平定,朕要改派他去。”
方孝承刚要启程,顾太监前来宣旨。他十分惊讶,却不能抗旨,只能急忙入宫询问,不料惊闻皇帝急病发作。
太后心急如焚,对方孝承道:“皇帝突然吐血,御医查来查去都说不出所以然来,只说他是为国事过于耗费心力。唯恐动乱,此事尚不敢对外说,除了你,皇帝再没这么信任的。”
太后也很信任方孝承,见他来了,便让他去见皇帝,她则暂搁这边,去安排别处。
方孝承进去时,恰逢皇帝幽幽转醒,见着他,苍白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与依赖来:“见着你,朕就安心了,就像当年东宫遇难时……”
方孝承忙劝道:“臣斗胆请陛下多歇息,不必此刻追忆。”
皇帝又笑了笑,忽然想起来:“南边你先别去……朕忽然不好,不知轻重,只有你留京镇守,朕才能放心。”
方孝承斟酌一番,道:“陛下多虑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京城不再有乱。”
皇帝自登基后励精图治,好好整治过上下高低,大荣确实比先帝时安稳多了。
皇帝却仍然忧愁:“可朕难忘当日东宫之困,若没有你——”
当时着实危在旦夕,方孝承不是不能理解,只是……
“臣接获北疆密报,耶律星连近来动作不断,臣实在不能放心。”方孝承语重心长,“京城有诸位贤臣良相辅佐,陛下实在无需担忧。”
皇帝不说话了,别过头去生闷气。
方孝承正无奈着,见顾公公送汤药进来,忙退开几步。
皇帝本想将药碗砸了,可想了想,没这么做,只是继续恹恹地靠着。
顾公公悄悄地对方孝承使眼色。
方孝承只好开口:“请陛下趁热服药。”
皇帝却喃喃道:“药中有毒,要毒杀朕……是皇兄要毒杀朕。”
顾公公急忙端着药跪下,对方孝承道:“陛下明鉴,侯爷明鉴,药是奴婢盯着熬的,一刻不敢懈怠,端进来前,奴婢亲自试过,奴婢绝无二心啊!”
方孝承道:“不必慌张。”他看向神色怅然的皇帝,“大皇子早已伏诛,陛下是想岔了。”
当年,趁先帝被狼国所俘,大皇子在京城发动兵变,事先串通太子身边太监下毒,好在被方孝承发现了。
此事成为皇帝心结,方孝承并不奇怪。
皇帝自幼尊贵,所见所怀皆是光明正念,那次却遭同父兄长背叛,东宫被围,尸体满地,他几度惊到昏厥。
说起来,那时成瑾也在。成瑾本是入宫向皇后请安,临走说看看太子,这一看,正巧赶上。
难得他没被吓坏,虽然也害怕,但不添乱,紧紧地把太子抱在怀中。
那时甚少人知方孝承会武艺,方孝承都是偷偷地练,自己都不确信能行,可东宫死得只剩他仨,他行不行都得行。
于是他将心一横,便要出去破敌,却忽然被成瑾叫住:“方孝承!你、你当点心啊。不是我丧气,若实在……实在不行,你爬也先爬回来。反正是死,咱仨得死一块,不孤单,不害怕,不迷路。”
“……嗯。你照顾好太子。”方孝承只能这么说。
说完,就要走,却又被叫住。
“不过,你还是尽力打赢吧,实在不行……实在不行我也不想死……”成瑾哽咽道,“你这么高高大大,腱子肉不能白长,饭也不能白吃。不然咱们在下头一碰面,就算我和太子不轻看你,你自己也很没面子。若赶紧就能投胎也罢了,若不能,你得尴尬多久啊。”
“……嗯。”
方孝承头回实战,本来还有点担忧迟疑,被他一搅和,头也不回地快步出去,省得再听诛心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