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喂大理寺少卿日常(51)

作者:司马兰阑

这七个女童年纪除了两个刚满五岁的,其他基本都有十岁左右,而且不止在聚义坊了其他坊中也有不少。

尤其是京郊的小村子里,其中有五个都是那里丢的。而未报案人家里,境况都出奇相似,家中都有两个以上的女孩或是有男孩,所以丢了一个,根本就不在意。

庞家村里正匆匆去村口,方才有个兵丁来报,说是大理寺少卿江大人就要到村口了。

里正还在吃午食往嘴里塞了两口,便来村口迎人了。

江砚白不想劳师动众,带了个小杨也没穿官服,只让人去通知了里正。

隔着老远,里正老庞就喊着大老爷过来了。

江砚白瞧了瞧老庞,“我未穿官服,也还没表明身份,你怎知就是大老爷?”

老庞做了这么多年的里正,眼力还是有的,“庞家村人我没有不认识的,两位是生面孔,大人又生的这么好看,错不了。”

农家汉子不会说什么漂亮话,只会朴实夸赞。若是沈鱼在此,该会给老庞竖个大拇指,夸一句有眼光。

庞家村是丢孩子最多的村子,足有四个,江砚白打算一一走访这些丢了孩子的人家。

“大人用过午食了吗?这些人家里都有些远,若是没有,去小老儿家里用些。”老庞好心地提建议。

江砚白摆摆手,“不必了,里正带路吧。”知道他要查案顾不上吃饭,沈鱼这几日把饭菜换成了便于携带的糕点。

今日做是梅干菜酥饼和蛋黄酥。

后者连他也没听过名字,沈鱼总会做些不曾见过的吃食出来,慢慢地也就不惊讶了。

江砚白是填饱了肚子来的,老庞可不是,他年岁大了,饿不得,午间只吃了两口,腹中实在饥饿,再加上这烈日一晒,整个人就有些晕乎乎的了。

“大人,最后一家住得有些远,还得再走走。”老庞抬起袖子擦了擦额面上的汗水,面色发白。

江砚白察觉到了老庞的不对劲,在他摇摇晃晃倒地前扶住了人,带到了树荫下。

江砚白心怀歉意,“急着查案,却忘了里正可能还未用午食,实是我的不对。”

小杨用水囊给老庞喂了些水,老庞恢复了些气力,“可不敢这么说,是老头子年纪大了,不中用了。”

江砚白从袖中取出个油纸包来,“里头有些糕点,里正用些吧。”沈鱼向来是多做了些的,江砚白便把没吃完的带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

两个蛋黄酥三个梅干菜酥饼,梅干菜酥饼做成了丸子大小,正好能一口一个。

酥饼松脆,一口下去在嘴里碎开,满口酥香,又因着这酥饼大小,不至于掉得满地碎渣,实是一点又没浪费。梅干菜鲜咸又带着点回甘,嚼了嚼还品出些猪油香来。

老庞又去尝另一种,却是全然不同的感觉。

这个也是酥皮口感却大相径庭,软绵酥脆,咬进里层还有两种味道,红豆沙柔软细密却不死甜,最里头的馅料却是咸的。

这种馅料他从来没有吃过,口感微微粉,有些沙沙的,咸味正好,没有太过盖住豆沙的甜,反而相辅相成,当真妙不可言。

老庞饿极了,没忍住全都吃了,望着面前空了的油纸包,老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实在对不住,把大人的点心都吃完了。”

江砚白笑了笑,“无妨,糕点本就是给人吃的。里正可好些了?”

小杨又给他喂了些水,老庞尝了这般美味,只觉得浑身的气力都恢复了。

“好了好了,大人家庖厨做的东西就是好吃。”

小杨把水囊挂在腰间,露了个笑脸,“这可不是大人家庖厨做的。”小杨算是江砚白的亲信,那日黎辞舟没搂住,不小心说漏了嘴。

老庞不明所以,“那是哪家点心铺子买的?”里正想到家中的小孙儿,这般美食也该让他尝尝。

小杨瞥了一眼江砚白,见他没什么反应,大方道,“崇安坊的沈记食肆。”

老庞点点头算是记下了。

又走了许久,第四家总算到了。

老庞上前叫门,拍打着院前木门,“庞文,庞文,开门!”

隔壁邻居听见动静,也被吸引了注意,矮土墙上探出个小脑袋。

江砚白目光一定,看见了个大约七/八岁的男童。

小脑袋没在墙上待多久,就被一只大手薅了下去,传来一阵骂声,“还这么皮!都多大了,摔着可有你哭的!”

随后便是“啪啪”两下,皮肉被打的声音,男童的哭声也随之响起。

这厢庞文家的木门总算打开了,来开门的是个清丽女人,眉眼很秀气,眼睛红红似乎是刚哭过,看年岁应该是这家媳妇。

老庞笑着给江砚白介绍,“这是庞文的媳妇,杏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