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欠了太子殿下一个人情+番外(89)
谢星天撑着头凑到她面前,摸了摸她的额头:“别不是生病了吧?”
云梦楼偏过头避开,摇了摇头:“没什么。”
“你这是怎么了?自从那天回来之后就这个样子。”他坐在云梦楼对面有些担忧,连最喜欢的花生都顾不上吃:“遇上瓶颈了?”
云梦楼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抬头问他:“什么是喜欢?”
谢星天一愣,把手里的花生壳一扔,站起来抓着她的肩膀忙问:“你喜欢上谁了?”
“我也不知道。”云梦楼一皱眉,觉得有些苦恼:“你给我说说吧。”
谢星天沉默片刻,幽幽地看着她,“妹妹,你是不是忘了,我是条三十岁的光棍。”
云梦楼这才想起来,看着他真诚地道歉:“呃,对不起。”
随着日子的逐渐推移,十一月份将尽,京城里下了薄薄的一层雪,越发冷了起来。
云梦楼又听来了不少消息,譬如宣王将接回来的那个小胖子立为了世子,又譬如周子卿将言殊抓到,已经准备动身离开。
再譬如,南宁,纠结了周边的小国,一同向大襄开战了。
南宁此国,多年来就是大襄的一大威胁,当年太丨祖皇帝倾尽数十年都未能将其消灭,反倒与之两败俱伤,最终在行军路上含恨离世。
后来由高宗皇帝继承大统,签了和书,两国各自休养生息。
而到了当今天子的父亲,文宗皇帝手里时,此时的大襄已经是极度的重文轻武,将士无用武之地。更可笑的是,大部分兵权都握在宦官和亲信的手里。
不仅如此,皇城禁军也全是一群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而在多年的安逸,和朝廷的不重视下,边城的士兵也整天不务正业、浑水摸鱼。
就是这样一个时期,南宁联合东浔,攻向了大襄的边城。
不得不说文宗皇帝真的很会挑时间驾崩。
他一辈子穷奢极欲、荒废朝政,晚年还沉迷炼丹。最后在听到南宁打进边城的消息之后,居然被活活吓死了。
他死了倒不要紧,留下的烂摊子却得有人收拾。而这个时候,原本来还在斗得你死我活的诸位皇子突然偃旗息鼓,安静得像个鹌鹑。
最后由一直为文宗皇帝不喜的君见贤,在兰陵、陈郡、琅琊的支持下,登基为帝。
杀了跳得最高的宦官亲信,集结为数不多的军队,亲自出兵抗宁。
这一战,就是七年。
北定帝确实是个军事天才,又为人善用,提拔了名将郭遣、王义辞等人,君臣一心,一路高歌猛进。
本欲一鼓作气攻进南宁国都,不料后方支援不足,还有一班先帝留下只会扯嘴皮子的老臣拖后腿,最后只得再次接受了南宁递的和书,以南宁太子为质,送入大襄作为结局。
当年太丨祖皇帝死前仍恨未能平定南宁这个威胁,如今这班后方的臣子却满口仁义道德,安坐朝堂之上,让皇帝不要穷兵黩武。
君见贤这个皇帝做得实在憋屈。
如果他是开国之君,大可像太丨祖皇帝,将朝堂血洗一番。
不听?好,杀。反正他的位置就是抢来的,也不在乎名声。人才天下间多得是。总会有聪明人为寡人所用。
然而君见贤不是。他平定了外患,那班觊觎这个至尊之位久矣的兄弟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当时大襄一片混乱,兵权也分散到了各位皇子的手里,他们只等着君见贤犯一个小小的错,就有了起兵造反的理由。
无可奈何,只能在三位异姓王的帮助下,先斗倒了几位皇子,拿回了兵权。
而当他把注意力放到朝中时,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每当他提起南征,这班自诩‘两朝元老’的臣子动不动就来一个血溅朝堂,仿佛他要开战是一件多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不仅如此,外敌未除,他们却只忧心站队、哪位皇子继承大统的问题。
今日的早朝,气氛有些凝重。
南宁质子姜宁人还在大襄,南宁的国君姜苑却依然不管不顾地率兵前来,显然是已经将其视为弃子。
皇帝当即下旨将姜宁斩首,再命人连夜将其首级送往边城,以震吓敌军。
如今驻守边防的是琅琊王王舜之,作为皇后王义辞的胞弟,皇帝对他颇为信任。
但目前的问题是,朝中一班只能拿笔的文官,该派谁出征?
君见贤和这班朝臣周旋这么多年,也并非没有提拔武将。只是才刚他们年纪太轻,实战经验又少,实在无法放心。
而当年随他出征的将领死的死,伤的伤,还有的卸甲归田,满打满算下来,也就只有萧慎德、王舜之,和皇后了。
君见贤头戴冕旒,遮住了他略显疲惫的双眼。龙袍上的五爪金龙像一道道束缚,将他禁锢在身下的龙椅上,勒得他有些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