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世医女(572)
他就有意无意和那婆子闲聊,那婆子说起她们家姑娘,又是笑又是眼泪,她说她们家姑娘从前最喜欢这里还隔壁那处杨梅园子,还有那边那一大片银杏林子,说姑娘收了银杏会拿盐烤了,让人送给她们吃,还说最喜欢喝樱桃和杨梅酿的酒,用那烤银杏果子,就着那樱桃或是杨梅酒,简直就是人间至味。
她说她们姑娘最容易满足了,一份新腊肉炒冬笋,也是人间至味,只要是自己动了手的,都是人间至味。
她说姑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她们不敢收那些果子,怕姑娘突然回来了,没了自己动手那份乐趣,就不是人间至味了。
可姑娘到底什么时候回来,还回不回来?姑娘她阿娘就是……说到这处,她又只能哽咽着抹眼泪,接着又自己跟自己呸呸呸……
太虚真人说起阿念,那简直是比张老太爷还要更像外祖,回回都在念叨,也不知这娃娃啥时候能回来,又长吁短叹,点着道恒法师什么也不说,可眼中意味自明,跟着又是摇头叹息。
道恒法师无声低头,只一脸惭愧,毫不掩饰。
他得了许可,去万寿观里看那些她在信中提到的,数不胜数的疑难杂症的医案,他一类一类翻看过去,才心惊肉跳地发现,从前根本就没有被治愈的弱症,而那个叫阿升的小童,竟是第一个被治愈的,治愈他的,却是阿念。
他在万寿观里见到了自她上山之后,经手治愈的所有疑难杂症,编写审校过的所有医案,那是简单的天赋异禀机缘巧合略有所成吗?
她这样的,如果还叫略有所成,这天下医家,只怕都会汗颜,他那时才明白,为何太虚真人要指着道恒法师什么也不说,再从长吁短叹到摇头叹息。
为什么道恒法师要惭愧地低头。
如果说他们读书人读到一定的地步,读成了天下大儒,最终开创了新的学派,那阿念这个,只怕要叫做开天下医家之先河,可想想那些须发皆白、名动天下的大儒,再想想阿念那穿上道袍还能分不清雌雄,说令人汗颜,可不就是令天下人都汗颜吗?
可她在君山女医馆,医女们也只知,除了那位掌事的秦医女,还有位小秦医女,小秦医女最擅针法,也最不藏私,教人练针也最为严苛,她那手针法,可不就是得严苛些,虽说能救命,可也动辄就是生死大事。
到后来,他隐隐明白,关于阿念的一切,他能看到的这一切,都是张家敞开大门让他看的,他们为什么让他看,他有时候觉得很莫名,有时候又觉得有些暗喜,可他也记住了张家大爷状若无意说的那句话,张家子弟的婚配,都是要自己愿意的。
他其实心里也很矛盾,若说不想,那是自己骗自己,自打小时候在万寿观里一处呆过那些那些日子之后,他心里眼里何曾放进过别人,若说从前是觉得自己活不长,想那些有什么用,可他管不住自己,他就是会暗地里想和她有关的那些事儿,想她的一颦一笑。
再后来,即便他好了,他也担心,他真担心若是他不要脸面,让阿娘去提了这亲事,她也真的归于他们家了,可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好了,真的能让她和别的女儿家一般,平平安安诞下子嗣。若是不能,那不就是恩将仇报,误她终身?
他犹豫煎熬,他见过阿娘眼中和他有一样的犹豫。
他其实很想问问她,他是不是真的好全了,好得跟这世间任何一个寻常男儿一样,能娶妻生子,他还想问问她,若是他真的好全了,她愿不愿意?
可他怎么敢问?他只能试探着,央着张家大爷帮他带带信,再在信里试探着她的反应,可她什么反应也没有。他曾很难过,但是转眼想明白了又有几分欣喜,起码她没有说让他不要再给她写信了。
他还在继续犹豫煎熬,他是很后来,长公主诞下麟儿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才知道她是去了北地,既然长公主已经痊愈,而且有了子嗣,他以为她应该快回来了,他想着,等她回来,只要她点点头,他立即便会让阿爹去找那位秦老爷提亲,只有她点了头,他才能有底气……
可依旧是杳无音讯,后来,山上的人越来越少,连张家大爷,都去了京城,张家老太爷也下了山,他才知道,北边的局势,该是很紧张了。
可这一下,这么紧张的局势之下,他们两家,却就这样得了旨意定了亲。这样的时候,这突如其来的惊喜之后,王三郎慢慢回过了味儿,阿念莫不是在北边出了什么事,否则,怎么会这么突然?
虽说阿爹的信里,全是欣慰和欢喜,可他还是觉着,这里头透着古怪,到底她现在究竟怎么样了?这亲事,虽说是阿爹去求的旨意,可若是没个因由,阿爹如今忙到脚后跟打后脑勺,哪有闲心想这事?而且,若是张家不点头,阿爹断不会冒冒失失去求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