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子的穿越历程之四(快穿)(42)

作者:对酒以歌

看着皇上远去的背景,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凌乱在风中。

刘御史冷哼一声,狠狠地瞪了旁边一个为陈文说话的同僚,准备拂袖而去。结果,刚拂完袖子,就被魏侍郎拦住了去路。

“刘大人手中的那本书,可否借我一观呐”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他总得先知道知道这本刘御史拿来当证据的书是写的什么内容吧,这样才好有的放矢地反驳啊。

他手里没有不要紧,这不是刘御史有嘛,直接光明正大地找刘御史借就是了。

顿时,大殿上还没散开的大臣们齐刷刷地看向二人。早就知道,这瓜还有后续啦。

这魏侍郎,明知道两人关系对立,居然还找刘御史借书,也算是阳谋了。不知道刘御史借不借哟。

刘御史眉头一皱。他已经向世交的儿子打听了,这本书就一个书铺子里有。别的地方根本没卖的。他这本也是找世交的儿子借的。万一转借给魏侍郎,然后魏侍郎说弄丢了,到时候书铺子里又卖完了,对方再反咬一口,他上哪儿说理去

“不好意思了魏大人,我手里也就这么一本了。您呐,还是等着陈大人回来直接,找他要吧。”说完刘御史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儿,再次拂了拂袖子。扬长而去,出了大殿门。

哼,当他傻呐!他这书可是证据!不借。

早朝后,朝中的大臣们私下里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都开始热烈的吃起瓜来。

这陈状元到底有没有杀原配一家?既然要过河拆桥,为什么还要出一本自打脸的书?他的心路历程是什么?按理说这么没成算的人不应该考中状元呐。

虽然吧,好多人都没看过书的内容,但是刘御史既然敢把书拿到御前当做证据,想来这本书的真实性应该没什么问题。

刘御史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书不外借,但是当着他的面看看总是可以的。大家想吃瓜,刘御史也需要通过展示证据来向大家证明,陈文人品行为有多么卑劣。以期获得更多的认同,寻求更多的支持者。这本书还是有好多御史台的御史们看到了。

到了晚上,魏侍郎通过一些中间人,到底知道了这本书的大致情况。

知道这本书并不是陈文本人撰写,而是由其前小舅子组织出版后,魏侍郎气得咬碎了一口银牙。差点没把老血喷出来。

奶奶的!这个王八蛋刘御史!你早说啊。你要早说是陈文前小舅子写的,早朝上他何至于心里那么紧张!。

偏偏这狗东西在朝堂上的口气,很容易让人误会成书是陈文亲自写的。既然不是陈文写的,陈文想从舆论上脱身太容易了

周家看中陈文的读书天份,才想着奇货可居,想尽办法招为女婿。但又看不起陈文,平时没少大小声的。没想到陈文的读书天分超过了他们的预期,不但中了举人,还是解元!既然中了解元,如无意外,一个进士老爷是跑不了的。这时候,周家也意识到以前怠慢了陈文,没准陈文心有不满,又眼瞅着陈文要发达,就想通过道德绑架的方式留住陈文,于是,就借着陈文的名义出了一本书。这本书虽说是讲什么应试秘籍,实则是夹带私货。重点还是讲他们周家对陈文多好多好。但是,世人不知道的是,陈文的心酸……

把这个情节在心里复盘了好几遍,嗯,完美!

,魏侍郎立刻抖擞了起来,精神百倍。

这种事,如果刘御史不提,还是让它自然过去为好。时间会淡忘一切的。但是!刘御史以后不提这事还罢了,但使再提,一定要,狠狠地将上他一军。

你处心积虑地帮一家子恶人,到底想干什么?你诬陷同僚,到底是受谁的指使?

要是能攀出太子一脉来就更好了。

再说柳国公,也是郁闷得不行。

皇上怎么能在关键时候和稀泥呢?很明显,今天帮陈文说话的,都是三皇子一系的啊。不然,陈文一个还没入朝的小翰林,又认识哪个?凭白无故的,谁愿意帮一个过河拆桥的白眼狼说话呢?

还不是因为陈文是三皇子一系培养的帮手!

还有,各位大人们怎么抓不住重点啊。

翰林院是什么地方?那是读书人的圣地,汇集的都是读书人的英才!考中进士后,要进行第二次考试,考中了庶吉士才能进的。大兴朝有规矩,非翰林不入内阁。不说内阁,就说朝中的重臣,基本上也都是翰林院出来的。各位权贵世宦之家,哪家没个子弟在翰林院呆过的。而且,还都是家中的精英!对朝中大臣们来说,特别是文臣之家,要么家族中有人过去在翰林院呆过,要么现在在翰林院供职,要么,将来会去翰林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