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拯救忠犬大佬(83)
风煜丞的家人都在省城,黎霜作为新媳妇不用和公婆请安也不用与新的家庭成员培养感情,小夫妻俩甜甜蜜蜜地在一起腻了几天,然后提着大包小包回门。
吴桂花扯着闺女的手念叨,感叹着嫁了人就是不一样了,又耳提面命了一堆做人家媳妇的本分。
当然,绝大多数是说给风煜丞听的。
明面上讲自家闺女从小娇生惯养,事实上是在提点女婿不能让闺女受委屈。
黎霜憋着笑,眉眼弯弯地看着毛脚女婿在丈母娘的关爱下唯唯诺诺,连声应承。
小夫妻俩虽然成亲了,但依旧住在同一个生产大队里,距离娘家很近,三天两头就带着大堆的口粮回来蹭饭,光明正大地给二老改善伙食,黎大海和吴桂花倒也没觉得和以前闺女没出嫁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独生子女的好处了,黎霜没有兄弟姐妹,出嫁女回娘家再频繁也是理直气壮,不用担心会受到什么嫂子弟妹的白眼。
日子就这样平淡如水又不失温馨地过,又是一年过去,1977年十月,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下达。
举国欢呼。
知青们喜极而泣,抱头痛哭,一些已经在当地成家立业的知青也活络起了心思,那些招了知青女婿或者娶了知青媳妇的人家,三天两头就要闹一场,原本平静的白山公社沸腾了起来。
不少曾经羡慕嫉妒黎霜和风煜丞这对神仙眷侣的社员们,这阵子也有意无意地说起了酸话。
大家都不是傻子,高考恢复了,知青们有了能够光明正大回城的机会,一旦离开,还能愿意回来吗?
承诺得再多都没用,人走了之后还不是天高任鸟飞。
不过黎大海和吴桂花的话语很快就堵住了说酸话那些人的嘴。
第124章 七十年代下乡知青(50)
“我们霜儿也是高中生,自然要参加高考的。”
“他们小两口都是要考大学的人,谁也撇不下谁。”
众人这才想起来,是了,当初大队长家非要砸锅卖铁地供个丫头片子读书,还被不少人背地里嘲讽过。
一个丫头片子,早晚都是别人家的人,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所以这两口子定是脑子有问题,不抓紧想办法生个儿子传承香火,反而把个闺女捧上了天。
类似这样的话语,这些年来他们在背后不知道说了多少回。
等到如今再看看,好家伙,高考说恢复就恢复了!
大队长该不会是能未卜先知吧?
旁人的议论声影响不到黎霜和风煜丞,他们俩早有心理准备,别的知青慌张备考,两人却是胸有成竹,风煜丞原本就成绩优秀,下乡后也没有完全放弃书本,重温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很轻松。
黎霜自然也是毫不担心。
这年冬天,两人与全国各地五百多万考生一起,踏入了被关闭十余年的高考考场。
考试很快,后续的等待却是漫长又煎熬,黎霜和风煜丞这两位当事人没什么感觉,可把黎大海还有吴桂花急得够呛。
老两口见天地祈祷,要么两人都顺利考上大学,要么......就都落榜吧。
不然只有一个考上了,剩下那个怎么办。
黎霜被他们搞得哭笑不得,安慰也没有用,直到半个多月后,白山公社的革委会主任亲自带着两封录取通知书上了门。
这次高考不公布分数,但黎霜和风煜丞的成绩太高,双双被京城大学录取,这在白山公社这种偏僻的北方乡下无异于一场剧烈地震。
两人眼见着未来一片光明,前途无量,便是曾经鼻孔朝天的革委会主任也要满面堆笑地亲自来贺喜。
芦苇沟生产大队的大队长黎大海家的女儿女婿双双被京城大学录取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各个角落。
黎大海和吴桂花只觉得自己四十多年来从没这样风光过,黎家大手笔地摆了三天的流水席,招待前来祝贺的乡亲,席面虽然不至于大鱼大肉,但喜庆的气氛却是半点不减。
次年二月下旬,黎霜和风煜丞两人在黎大海夫妇依依不舍的送别下登上了前往阳城的客车。
他们要在阳城上火车去京城报到。
临上车前黎霜拉着吴桂花的手,笑嘻嘻道:“爸妈,你们等着我,过两年就接你们一起去京城住。”
黎大海和吴桂花只当是闺女在哄他们开心,那京城哪里是那么容易去的地方?
他们这辈子莫说是去京城定居,便是能去看一次京城广场上的主席肖像,就已经不枉此生了。
但女儿和女婿有出息他们也跟着高兴,自然不会说什么扫兴的话,吴桂花满面笑容道:“好好好,妈等着霜儿接我们俩老的去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