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了状元的系统后我只好给他当爸爸(17)
但这并不妨碍她的品味和眼光,更何况,方一茗要说的,也并不是一道汤的味道,而是一则寓言。
很显然,方夫人完全能领会到她的意思,并没有跟她去讨论如此大杂烩出来的石头汤,到底能不能喝,好不好喝。
“你是想说,渊楼……就是你说的图书馆,要做得跟石头汤一样吗?”方夫人若有所思,“别人是抛砖引玉,你这是……”
“一样的。我们开放渊楼,让人可以读书抄书,同时也收集他们的书,愿意提供书籍给我们誊抄的,也可以享受更多的读书和出书优惠。互通有无,才能让更多人收益。”
方一茗嘿嘿一笑,说道:“毕竟我们的书不算多,而且以后要开书院的话,还需要吸引更多的读书人,名声,也很重要啊!反正图书馆里的书都是誊抄本,以后还可以印一些四书五经的注解贩售或交换,来看书换书的人越多,我们的书就会越来越多,就好比这石头汤一样,材料越来越多,大家一起付出之后,也能享受到更多的美味……”
方夫人也跟着笑了起来,目光中饱含欣慰之色,显然对自家孩子的想法十分赞同,看她的眼光,那简直就是带着十米厚的滤镜。
“吾儿真是长大了,竟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你爹在九泉之下若能知晓,也定会为有此佳儿而感到欣慰呢!”
“母亲过奖了。”方一茗被她夸奖得面上微微泛红,略有些惭愧地说道:“我也不过是借鉴他人的做法,算不得自己的本事。不过,以后……以后我会努力的。”
毕竟,全指望系统是不可能的,他要完成系统的任务,才能回到自己的世界,在此之前,小小地享受一下方夫人的宠爱,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点奖励吧。
方夫人给予她无限的支持,完全将渊楼从管理到账房都交给了她,她拿到渊楼的账册,光是看到那些存在库里的各式古董和古画,就知道为何这明面上一直赔本赚吆喝的书坊还能坚持到现在。别的不说,光是这些库藏的宝物,这十几年来升值的部分,就足以抵消前店里所有的亏损,哪怕一年只卖一件,就足够支撑这家店的开销。
跟后世那些古玩店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一样。他们收购那些古籍善本和古玩的价格比当铺要高,但仅限于本店经营的这些类别,收的虽然少,走眼的机会也少,但凡有一两件真品,就能赚回所有的投入。
这些宝贝,方一茗都让人收了起来,归拢到内院的地下藏宝库里,嗯,她也是接手后才知道,这渊楼地下居然还有两层密室,都是存放这些古玩珍品的,有不少还是当初她爹收集回来的善本,方夫人不愿出售,就让人小心收藏后放在密室中,定期有人负责打理,传到她手里,保存良好的程度,甚至超过那些从老太爷书房送来的藏书。
方一茗将其中跟科举有关的书都整理出来,开始着手准备刊印方状元版的科举辅导资料,好在书坊这边的工人虽然只有三个,但都是方夫人一手培养出来。这些人原本都是方夫人陪嫁的庄子和店铺下人的后代,算是家生子,方夫人从小就让人教他们识字,有能力的就去经商,最不济的也能跟着做工,做的好的伙计还能赎身放良,以平民身份继续给方家打工。
别看方夫人是个女子,在方家那些男人眼里她是弱不禁风足不出户的寡居妇人,可这种悄不做声地培养人才经营商铺农庄赚的钱,比方家那些大老爷们加起来都多。
方老爷子是有文人的清高劲放不下身架,而其他几房的人,则是有心无力,只能守着田庄收租,也曾做过些买卖,都赔得底掉。
甚至到此刻方夫人将渊楼交给方一茗,方老太爷得知,也只当方夫人是为了安抚方一茗因病不能再去参与科考,才给了她个书坊打理,算是安慰,也算是给她找点事做,免得成日思虑过重,更伤身体。
为此,方老太爷还让人送了几本他自己收藏的善本做为贺礼,方一茗都不客气地收下,回赠了几本新印出来的方状元读四书集注,也算是给老爷子的回馈,倒是没想到,老太爷睹物思人,想起自己唯一出息的儿子却早逝多年,又把不争气的大房和二房老爷给拎去书房教训了一通。
方一茗虽然还住在南山郦庄“养病”,每日都有渊楼的管家来报账,说起方家的事来,居然头头是道,显然方夫人就算出了方家大宅,还是留了眼线在那边,别的不说,方家那些老爷们,肯定没有方夫人手头有钱,给她做事的人心里有数,唯独方家那些老爷们,还只当她是被自家人给“逼”到了乡下养病,全然不知这母女俩原本就打算拿到功名后就离开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