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人家(科举)(140)
陆炳点点头,道:“官场本来就是是非之地,你和我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咱们只有好好修炼,才能免于被卷进那些不必要的麻烦和争斗,一心一意辅佐皇上,助他成就一个太平盛世,将来垂名史册,也不枉皇上对你我的信任。”
林蓁赶紧点头称是,又问道:“皇上……皇上从安陆到京城,又经历了这些……纷争,他还好吗?”
陆炳道:“骆安应该都对你说了,一开始的确实有些艰难,不过如今都熬过来了。皇上龙体康健,正要大展宏图,好好治理江山……往后的日子还长,你在翰林院里,也有不少见着皇上的机会……”
说到这里,陆炳又道:“对了,方才你在门口碰上那人,他姓郭,名守干,字象清,是武定侯郭勋之子,这武定侯郭勋乃是本朝开国勋臣武定侯郭英的六世孙,正德初年袭承了爵位,先前张璁和桂萼入京的时候,朝臣本来想在左顺门捶杀他们,就是这郭勋出面保护,才让他二人顺利进京的。”
林蓁一听,终于和先前发生的事情连了起来,只听陆炳接着道:“你应该知道,皇上是个爱憎分明的人。这次大礼议里所有的功臣,他都格外看重,张璁、桂萼、席书、方献夫……无一不官路亨通,郭勋如今也极受宠信。他的儿子是这京城里出了名的飞扬跋扈的公子哥,你今天和他闹了这一场,我觉得他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他若是找你麻烦,我会尽力帮你想办法处理的。”
说到此处,林蓁又趁机问了一下张璁和桂萼如今的状况,陆炳都一一回答,并无保留。张璁已经入阁,桂萼则执掌吏部,陆炳道:“其实,皇上赏识他二人,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大礼议中挺身而出,他们出身寒苦,各自都有些不错的主张,就比如说这张璁吧,他一心要帮助皇上清查土地,治理田庄,倒和你所写的‘归田于民’有些类似;还有桂萼,我听说他在研究如何改善赋税法,减轻徭役,充实国库,这些若能得以实行,也不失为利国利民之策。”
陆炳也看过自己的策论啊?林蓁忽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想问问陆炳他觉得那文章写的怎么样,比原来有没有进步,陆炳却不等他问,就道:“阿蓁,你那篇廷试策做的真不错,气势磅礴,振聋发聩,皇上接连看了几遍,每看一遍都连连夸赞,说是要和各位阁臣商议,如何一样样推行你所提出的建议呢。”
林蓁这才转忧为喜,道:“哎呀,让陆大哥你见笑了。这些事情,写起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尝容易啊!唉,一说到这些,我都有些不想回家了,如今天下多少百姓仍然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大明内忧外患不断,我真想留下来和那些有心改变这些局面的大人们一起为改变这些出一份力。”
林蓁给陆炳和自己斟上了酒,继续说道:“陆大哥,我以前跟你说过,大明的疆土和海洋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只是如今大明还没有那样雄厚的国力去探索发现。好在皇上年轻英明,身边又多忠臣志士辅佐,相信很快就会天下大治,国库充实,到那时候,咱们就一起乘船出海看看,怎么样?”
陆炳看他有几分醉了,赶紧把酒壶接了过来,道:“好啊!早就听你说什么非……非洲,美洲人迹罕至,有不少奇珍异宝,到时候我向皇上请旨,跟你一起到哪些地方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他正说着,外面忽然有人来报:“有几个人,来找林公子了。”
林蓁与故友重逢,感觉有点兴奋过了头,一时多喝了几杯,一站起来还有点发晕。陆炳扶着他走到门口,见翁万达他们几个正满脸焦急的在外面等着呢。陆炳一向尊重这些读书人,也喜欢和他们结交。知道他们都是新科进士,便恭恭敬敬的和他们互换了姓名,对他们道:“我看维岳有些醉了,不如就让他在这里歇上一晚吧?你们放心,这里十分清净,不会有人来打扰的。”
林蓁也道:“是……是啊,你们放心,仁夫,我明天一早就回客栈,咱……咱们再出城吧。”
众人相见过后,都在心中赞叹陆炳谈吐高雅,气质出众,有人也隐约知道他的来历,因此言语间对他更加敬重,翁万达听林蓁提起过陆炳,知道他是个可靠的人,便道:“那好,我们就先告辞了。”
林蓁再回到桌边的时候,头脑清醒了点,不敢再喝酒了,端起茶来喝了几杯,陆炳又问他道:“对了阿蓁,不说这些定国□□的事,你这次回乡,是不是要把你的家眷都接来京城呢?”
林蓁听陆炳说道“家眷”二字,便道:“我,我尚未定亲,家里只有母亲,祖母,和兄长、妹妹。这次我确实是想把他们都接来和我同住,以免日日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