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恶(92)

作者:傲娇内怂的小笼包

次日天光渐起时,“淑妃母子平安”的消息传出来,与此同时,在勤政殿中长跪一宿的张景澈终于得了允准,被逐回府中闭门思过。

听到新帝口谕,张景澈淡淡笑了笑,避开小内宦的搀扶,自己蹒跚起身,一瘸一拐地往宫外走去。走到半途时,不知从哪飘来一片浓云,遮住乍亮的天光,一时间风声大作,居然下起雨来。

张景澈来得匆忙,自然不会带伞,就这么淋着雨,慢腾腾地往外走。堪堪走到宫门口时,他没留神脚下门槛,不小心绊了下,直挺挺地往前栽倒。

一只手迅雷不及掩耳地探过来,极稳极准地搀了他一把。

张景澈诧异抬头,只见杨帆站在跟前,高大的身影遮天蔽日,墙一样挡住猝然而至的风雨。他解下肩上大氅,披在张景澈肩头,又从梁宜手里接过伞,撑过张景澈头顶:“走吧。”

张景澈:“去哪?”

杨帆:“先去吃点东西,然后送你回府。”

张景澈没吭声,可能是因为他对杨帆有种莫名的信任,也可能是因为……他只是单纯的身心俱疲,没力气反对。

总之,当杨帆扶着他上马时,他没有提出一丝一毫的质疑。

片刻后,两骑破开雨帘,迅捷地疾驰出去。张景澈回过头,只见杨帆勒着马缰,,始终保持着半步距离,以一个保护意味十足的姿势并行左右,不越过也不落后。

他思量片刻,主动道:“今日没有大朝会,侯爷怎会等在这里?”

杨帆没说话,偏头看了他一眼,隐隐含忧的目光让张景澈意识到,昨晚宫中的变故没能瞒过定边侯的耳目,他都知道了。

张景澈从胸臆中呼出一口气,眼中隐了笑意,剩下的唯有风雨欲来的阴鸷。

杨帆领着张景澈回了自己别院,里头早已备好姜汤,杨帆压着张景澈喝了一碗,又换下湿衣,随手将干帕子甩在他脸上:“把头发擦干,小心落下偏头疼的毛病。”

张景澈解下簪冠,乌黑的头发披落肩头,发丝衬着冠玉似的脸,仿佛浓墨托着一方洁白无瑕的羊脂玉。

不过这一回,杨帆没觉得焦灼燥热,只是有些说不出的烦闷:“我一直以为你是个聪明人,既然选择隐忍,就该一忍到底……半路撂挑,上下两不着边,这可不像你的做派。”

张景澈顿了片刻,戾色渐渐消融,泛起一个货真价实的苦笑。

他当然知道自己应该继续隐忍,将姿态低到尘埃里,等待着破网而出的机会。一直以来,他做小伏低,不过是为了保全自己……以及宫中张淑妃的安危。

如果他是土生土长的大殷人,也许能继续隐忍……可惜偏偏不是。

不曾在海阔天空中遨游,就不知道锦绣牢笼有多逼仄。没尝过自由的滋味,就不知道脊梁弯下去的一刻有多痛。

张景澈揉了揉眉心,将胸口涌动的戾气与不耐强行按捺下去:“我知道了……等圣上气消了,我会送上请罪折子,好在太后亲自出面,总算还有转圜的余地。”

雨点簌簌砸着门窗,百年繁华笼罩在化不开的阴霾里,杨帆忽然有点恍惚,他觑着张景澈的脸,很想抚平他紧蹙的眉头。

“要是实在忍不下去……就算了,”杨帆鬼使神差地说,“你想走吗?我可以帮你。”

张景澈讶异地看了他一眼,定边侯自知失言,忙往回找补道:“我看你天生反骨,勉强待在京城也是难受,万一哪天性子上来,惹恼了当今,十条命也不够填的!你我好歹有些交情,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你往死路上蹚。”

有那么一瞬间,张景澈流露出货真价实的心动。杨帆没逼他,盛了碗米粥推到他面前,张景澈一勺勺喝着粥,半晌才道:“……现在还不成。”

杨帆先是心一沉,又莫名松了口气:“为什么?”

“当今即位不久,朝局还不稳当,现在抽身,我于心难安,”张景澈低声说,“再者,景素如今怀有身孕,我总得等她平安生下孩子,才能放心离开。”

杨帆就知道,自己没看错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每一个步入朝堂的士大夫都挂在嘴边的,可真正将其内化于心的又有几人?

世情如刀,磋磨掉无数文人志士的心头热血,却也有人十年饮冰、始终如一。

哪怕他半生坎坷,受尽错待。

杨帆叹了口气,给他夹了块胭脂鹅脯:“别光喝粥,多吃点肉,你看你,都瘦没人样了!”

张景澈皱着眉,用筷尖挑着鹅脯,嫌弃地拨到一边:“这么一大清早,油腻腻的,谁吃这个?”

杨帆轻嗤一声:“吃得不多,还挺挑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