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恶(24)

作者:傲娇内怂的小笼包

说辞虽然激烈,却正中承平帝下怀,老皇帝虽未明发旨意,隔日却派了心腹内宦去到平王府上,给称病在家的平王送了好些滋益补身的名贵药材。

朝堂诸公都是心明眼亮之辈,眼看东宫焦头烂额,平王却有复宠的迹象,越发谨言慎行,不敢轻易开口。就在这时,一个耸人听闻的消息传来,将静水深流的朝堂炸了个天翻地覆——

定边侯杨帆遇刺,身负重伤,凶徒当场逃遁,锦衣卫搜查凶徒盘踞的据点,发现了属于北勒人的兵刃和文书。-+

第10章 阴鸷

杨帆自打回京,就过上了百般逍遥的富贵日子。为了避嫌,也是不想掺和朝中那档烂摊子,他将一应军务交与副将,自己只管饮酒取乐。

这一日,定边侯不知怎么想的,听闻城郊有猛兽出没,就带着三两家将过去凑热闹,谁知猛兽没见着,反而被大雨浇了个透湿。迫不得已找了家小客栈落脚。

没曾想这一进去,就是入了狼窝。

那客栈的东家原是个行商,更和北勒暗通往来,杨帆误打误撞闯进去时,客栈里躲了六七名北勒武士,不知在盘算什么。其中有人认出定边侯的身份,这一惊可非同小可,唯恐杨帆是收到消息,专程赶来缉拿自己,情急之下,干脆先下手为强。

两边猝然交上手,定边侯事先没防备,当场死了两名家将,自己也受了不轻的伤,若非途中遇到出城缉拿嫌犯的锦衣卫指挥使卢骧,小命险些搭进去。

定边侯既是功臣,又是一品军侯,身份贵重,卢骧万万不敢怠慢,当即带人围了北勒据点,里里外外搜查过,发现密室若干。其中除了藏有武器和私通北勒的信件,更有一沓信纸,上面抄录的正是此次谣言的详细内容。

至此,谣言流传的源头已经顺理成章地浮出水面。

宫中的承平帝固然雷霆大怒,坊间百姓听闻此事,亦是义愤填膺。原本忠勇伯满门遭人陷害,百姓无不惋惜忠良、痛骂奸臣,可如今真相大白,这谣言原是北勒挑拨离间的诡计,京中百姓再不明事理,也断不会被敌国牵着鼻子走,当即转过态度,开始痛骂北勒蛮子居心叵测。

此时闹得沸沸扬扬,东宫和谨身殿先后听到风声,刘彦昭诚惶诚恐,亲自入宫请罪,只道自己身为储君,未能洞察先机,任由北勒人兴风作浪,不仅损害了君父圣明,更带累了无辜的定边侯,实在无能至极。说到动情处,他涕泪皆下,磕头直如捣蒜。

不过这一回,老皇帝居然没过分为难这个从小疼到大的儿子,反而亲手扶起刘彦昭,拉着他在暖阁里说了好一会儿话,午膳也是一起用的。

明眼人看到这儿就明白了,这一关,太子算是有惊无险地敷衍过去。

天家父子其乐融融是桩大好事,皇帝英名不损、东宫圣眷未失,朝堂诸公则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至于谣言背后——忠勇伯满门是否当真遭人陷害,定边侯又是怎么这么巧,去哪不好,偏偏闯进了北勒人的暗桩,还误打误撞的替太子解了围,就没人过分深究。

毕竟,千里来做官,为的无非权与势,只要自家的尊荣富贵没妨碍,旁人门口的血迹又与他们有什么干系?

就算真有些硬骨头,也早在当年忠勇伯事发时,被大发雷霆的老皇帝砍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要么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要么是唯君命是从的软柿子。

当然,也有人不那么高兴——得知老皇帝和太子重归于好,被禁足在府的平王恨得摔了一套描金茶具。小丫鬟怯生生地走上前,弯腰去捡碎落满地的瓷片,平王心头越发火起,伸手捞起一个花瓶,又狠狠砸了过来。

小丫鬟吓了一跳,白嫩的手背被碎瓷划破,想哭又不敢哭,只得手脚麻利地收拾了,低头退出去。平王急喘两口气,恨声道:“刘彦昭这小子……看着不声不响,手段倒是厉害,本王筹谋这么久的布局,居然被他悄无声息地化解了!我以前当真小看了他!”

堂屋下首坐了个中年文士,看着像是师爷打扮,气度却颇为不凡。此人姓傅,名学廷,原是齐鲁一带的名士,是平王三顾茅庐,恭恭敬敬请回府的。

此人也确实有些本事,得知张景澈携平王通敌的罪证回京后,他就建议大皇子主动捅出此事,最好闹得满城风云,传扬得越广越好。平王原本有些犹豫,经傅学廷一番劝说,才勉强答应下来。

这个法子并不复杂,却很是毒辣,尤其抓准了老皇帝刚愎自用的心理。一个应对不当,东宫一派将会彻底失去圣心,平王也自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本来一切顺利,承平帝接连发下雷霆之怒,又派了贴身内宦来王府探望平王。谁知胜利在望的节骨眼上,太子居然来了手四两拨千斤,将罪名轻轻巧巧的推到北勒人头上,既保住了老皇帝的圣明,又重新挽回君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