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食神[重生](275)
他们是在告诉赵安:华夏的奶业市场,依然是我们说了算!进口牛奶,依然要遵从我们的规矩。
赵安也知道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知道赵安通过孙局长拒绝了他们的“合作”。
现在不确定的是他们是否知道三聚氰胺已经暴露,他们是否还会采取更过激的手段。
虽然食安也有一些政治资源,但还是小心为妙。
这些事情都先放一边,还是得先解决“一棵树”牛奶供应的问题。
“招标的事情你按照流程来办,同时向汇美稍微透露我们可能要服软的可能性。”
“老板,你是准备接受汇美的报价吗?这个价格,一棵树的利润起码会下降三层。”
利润下降三层,对于“一棵树”绝对是致命的打击。
鲁剑锋很清楚赵安在质量上坚持,在他看来,如果一定要在利润和质量之间二选一的话,赵安肯定会选择后者。
然而赵安已经被这些肮脏的手段完全惹怒了。商人逐利无可厚非,但好歹当个人吧。
无论是屈服于国内奶业,还是被迫接受汇美的天价合同,都不是赵安的答案。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汇美给的价格已经超出了招标书给出的范围了吧。”
鲁剑锋点了点头,他还专门核对过价格数据,确定汇美不是填写错了数额。
“那就一直拖着汇美,等公布招标结果的时候直接流标就好了。”
招标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不可以任意取消。但汇美提出的价格已经明显超过了招标书的参考范围,而这也给了食安拒绝汇美提供了正当的可能性。
华夏人讲究万事留一线,之前赵安给出的招标条件十分优渥了,可以帮助华夏奶业慢慢转型,也包括了足够的利润空间。
既然对方下拒绝了这个可能,也就不能再怪赵安了。
听着赵安的计划,鲁剑锋很快弄清楚其中的关键点。这下汇美华夏地区的负责人恐怕要换人。
但鲁剑锋还是有些担心,一旦和汇美撕破脸皮,那就是两败俱伤的做法,他有些犹豫地问道:
“老板,那新的牛奶供应有着落了吗?”
“没有。”
“那……”
“没有那就去找,我就不信找不到可以提供稳定高品质牛奶的厂商了。”
这下轮到鲁剑锋皱眉了,作为“一棵树”奶茶的直接负责人,他不是没有寻找过其他的牛奶供应商。
质量要符合食安的标准,价格要在可接受范围内,还能保证供应量的供应商,他还真没有备选答案。
“立刻定去纽西兰、意志国和袋鼠国的机票。国内没有合适的奶源,我们就去国外找。”
“但是价格和关税……”
鲁剑锋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和一些食品进口商交流过到岸价格后便打消了这个想法。
进口食品的价格一般来说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牛奶出厂的价格、跨国运输费用以及关税。
牛奶在西方国家属于消耗量特别大的食材,所以哪怕换算成华夏币,牛奶的出厂价格也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中。
牛奶一般选择海运,加上包装成本低廉、易于保存,海运费用也不算高昂。尤其是奶粉,密度小、质变可能性小、运输风险小,可以说是最廉价的海运产品。
而真正将进口牛奶拒绝于大众市场之外的是高昂的关税。
其实政府也心知肚明,现阶段国内牛奶和国外产品之间的巨大差距,一旦放开市场,绝度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堪称毁灭的冲击。
赵安知道很多发展中国家,贸然打开国门后,国内的食品、工业生产体系直接被击毁的事情。
所以国家虽然在推进开放,但是开放的步伐一直小心翼翼。
关税本来就是国家调控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对外国奶业征收高额的关税,绝对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最恰当的选择。
国家利用关税手段阻止海外产品的大规模流入,是为了避免冲击、保护国内市场,营造一个良好的发育空间,国家一直希望民族产品能走出国门。
然而现实中的厂商,立根于如此良好的市场环境,想的不是如何与国外产品竞争,而是满足于国内市场的规模,然后不断压缩成本,想获得更高的利润。
它们明知如果没有关税的保护,它们在海外竞争者面前根本没有任何抵抗力,摧枯拉朽、不堪一击。
但它们依然有恃无恐,因为它们认为只要自己向国家哭弱,国家就会继续利用各种手段保护它们。
缺乏致命的竞争是它们不思进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税的事情不用担心,你找好翻译,订好机票,之后的事情就交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