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种田有空间(15)
小夏看着春心荡漾的沈慧,小小年纪就有这等演技,感叹古人真是成熟的早啊!抬高自己可以但是贬低别人就不对了,更何况现在小春已经在自己的保护范围内了,怎么让别人糟蹋。“小姑,你放心好了,我知道你嫌弃我和姐姐丢人,我们穿的跟乞丐似的,和你走在一起也不像一家人,你放心办你的重要的事吧,我和姐姐就是去镇上卖娘绣好的荷包,换了钱给三妹做棉衣。”
听了小夏的话一车人都打量着姑侄三个,可不是不像一家人嘛。小夏两姐妹穿着单衣还竟是布丁,沈慧一身红罗袄绿罗裙像是城里的小姐,没有一点一家人的样子。要是姑姑是个有爱心的,姑侄的差距也不会这么大,明眼睛的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沈子生听了小夏的话,也下意识的看了看她,虽然不是八卦的人,但他也不是笨蛋。上次沈守礼家的事闹的全村子都去看热闹,村子里的人议论了半个来月。那时还是他搀着老祖宗去了一趟,自然是知道的,沈家对二房过于苛刻了些,没想到现在还没改。
沈慧被说的没脸,小心的看着沈子生,见他一直看着瘸丫头,心里那个气,却找不到什么话可以反驳的。
牛车等了一会见没认来了就出发了,土道上走的人多了,雪也化的干净,只有路边的田地里还有薄雪没化透。远处是光秃秃的山,山顶还是白色的,春风透骨,小夏和小春又往一起挤了挤。
牛车走了两个时辰终于到了小镇,小镇真的很小,就有一条主街,两边是一些铺子,路边有几份小摊位,摆卖的东西也没有几样。说实话小夏十分的失望,不知道自己今天的目的能不能完成,心里没有一点把握。
牛车停在了街道的一头,俩个时辰后回村子,回来晚了就不等了。大伙下了车就各自分开了。
沈慧看着沈子生下车就走来,也跟着追了去,口口声声的子生哥,根本不管后面没有来过镇子的小夏两人。王氏后脚也走了,她今天比较赶,先要去看看沈财再去书院看能文,手里提着篮子,应该是给能文带的吃食。
刘婆子看着走远了的两人,摇摇头,对小春说道:“跟着俺走吧!镇里只有一家绣坊,把绣品卖给他们就行了。”
“谢谢刘奶奶。”小夏倒是不担心找不到,就这屁大点的地方能走丢那也是一种能力,但是有人好心带路,总要谢谢,嘴甜走遍天下。
两人跟着刘婆子没几步就看到了绣坊,门口摆着颜色鲜艳布匹,顶头挂着牌匾,小夏竟然看懂了,写着如意绣坊四个大字,这不是繁体字吗?看来她又多了一个技能,认字。
“哎呀!这不是刘姥姥吗?今天来赶集啦!”绣坊里走出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看见她就想起风韵犹存四个字。说话的声音也十分的好听。
“连老板,俺今天带俩个丫头来你这卖绣品的。”说着指了指身后的俩个丫头。
老板娘顺着眼光看了过去,这哪里是俩个丫头,明明是俩个乞丐。但是她做了多年的生意,从来都不小瞧任何人,上门的都是买卖。
“刘姥姥介绍来的,我自然回好好的招待了。”老板娘一脸热情的迎了小夏俩人进了绣坊。
“小春小夏,俺有事先走了,你们放心吧,连老板是个公道的人,你们把荷包卖给她错不了。”刘婆子又和老板娘打声招呼就急匆匆的走了,一两个月才赶一次集,要买的东西多着哩,卖不完就赶不上牛车,两个时辰时间非常的紧。
小春第一次来镇里,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拉着小夏的手,不敢多走一步路,指望她肯定是不行的。
第九章 靠山镇
小夏把背着的包裹打开,里面的荷包都露了面,一共有二十三个,这是在家数好的。
“老板你看着给个价钱就行,刘奶奶说您最是公道,那就一定错不了的。”
老板娘原是看着长的大一些的姑娘,没想到说话的是一个小不点,小姑娘走进来的时候自己就注意到她的腿脚不利索,看着小姑娘嘎嘣脆的小嘴觉得可惜了。
“你倒是会说话。”说着认真的看着柜台上的荷包,布料不是很好,绣工倒也精致,就是花样普通也一些。点点头再次开口:“你这荷包我给四文钱,这就是公道价了。”
小夏想了想,这要是现代纯手工的就值钱了,这个年代的人工是最不值钱的。
“您给的肯定公道。”小夏心里算了算一共九十二文,不知道能买什么?
小夏左右瞧了瞧,其实店里也没有几捆布料,颜色也不新鲜,唯一新鲜的都摆门口了,这老板娘倒是有经营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