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她富甲一方+番外(28)

作者:茶暖

庄清宁解释道。

“嗯,是这么回事,看着赔了点,其实赚的更多。”庄清穗十分认真的点了点头。

“对,就是这个道理。”庄清宁揉了一把庄清穗的小脑袋。

自立了女户这几天,虽说吃的饭油水也不大,可好在能吃饱,庄清穗这脸色都比以前好了许多,原本因为营养不良,有些干枯泛黄的头发,也似有了那么一点的光泽。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呢。

庄清宁忍不住扬了扬唇角。

“包子,肉包子,热腾腾的肉包子,馅足汁多,保准好吃……”

一旁的叫卖声,混着那幽幽的包子香味,往耳朵里钻,往鼻孔里钻。

庄清宁的肚子,适时的打起了鼓。

“清穗饿了吧,姐姐给你买肉包子吃。”庄清宁拉着庄清穗到一旁去买肉包子。

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大葱猪肉馅的,一文钱两个,庄清宁便花了两文钱,买了四个来,一人两个。

——

有关粮价:各朝各代不同,以唐朝为例,李世民期间,因为年份不同,米的价格为2-15个铜钱一斗,一斗米为12.5斤,当时粮食价格十分便宜,但在宋朝战乱时期,一石米是59.2斤,却要一千个铜钱,粮食价钱要高很多。

作者设定的是一个繁荣太平盛世时期,且为方便计算,就按照大约1文=现代3元钱来设定物价的,所以大家不要计较物价是否合理,各朝各代物价真的相差超级超级大……

另,勿计较十二岁和八岁的孩童怎么背的动四十斤豆腐,我小时候在农村,经常做农活,十来岁就能搬动大半麻袋的麦子(大约五十斤)从家里搬到外头晾晒,背二三十斤的麦子从地里回家更是常态,经常做农活的孩子力气都很大,勿以现在孩童力气来衡量。

许多人对这两点时常误解,作者说明一下,望周知……

第022章 一回生,二回熟

包子皮薄馅儿大,肉汤也足,吃起来是汁水肆意,滋味甚好。

姐妹两个人寻了个地儿将那包子尽数吞到肚子里头去,又喝了一碗包子摊儿这免费提供的茶水,满足的抹了抹嘴。

这回做出来的豆腐大概有个四十多斤的豆腐,刨去自己吃的,给文叔婆的,抵车钱的,免费试吃的……

总之,最后到手的,一共是三十五文钱,除去买包子的两文钱,现在还剩三十三文。

劳动换来的勤劳值要先还小五,暂时不能兑换日常用品,庄清宁想了想,决定领着庄清穗去买东西。

去粮食铺子买了六斤白面,三斤大米,到街边买上了十多个鸡蛋,卖鸡蛋的人做生意活络,额外给了一把小葱,又去买了一点刷牙用的青盐,一小盒猪油膏。

春日里风大,平日里这手又时常要泡豆子,捞豆子,摸那热热的浆水,一冷一热的,最是容易皴了,抹点猪油膏,也能防护一下双手。

采购完毕,庄清宁背着这些东西,揣着剩下的铜钱,领着庄清穗,慢悠悠的往家里走。

到家里头的时候,已是过了晌午。

两个人先把东西略略安置了一下,随后去了文氏家里头,把那豆子给泡上。

顺便,把那驴打滚和豌豆黄,一并带给文氏。

这两样皆是软烂的吃食,也是老年人最喜欢的。

文氏看到这两样吃食时,倒也没回应,没说是要,还是不要,反而是挑眉问了一句:“今儿个去镇上,豆腐卖完了?”

“都卖完了。”庄清宁笑答。

“那镇上的人大都认常记豆腐坊的豆腐,你们两个小丫头片子能卖的出去豆腐,也不晓得你们使了什么花招。”

“不过这说起来了,常记豆腐坊那豆腐滋味也是入不得口,旁人只怕也是吃腻了,看到有新的豆腐,便想着尝一尝罢了,其实尝来尝去的,也都一样,无外乎就是从一个坑跳到另外一个坑里头,没啥大区别。”

文氏撇了撇嘴,这才去瞧那驴打滚和豌豆黄:“你买的?”

“不是。”庄清宁如实答道:“今儿个在那卖豆腐的时候,跟旁边一个卖驴打滚的的大娘,还有一个卖豌豆黄的老伯聊的来,两个人也帮着我卖了不少的豆腐,我便一人送了他们一块豆腐。”

“这驴打滚和豌豆黄,是他们给的,我寻思着文叔婆你应该爱吃,便借花献佛,带回来给你吧,也算是酬谢你同意让我们租了这豆腐坊。”

“哼,我便晓得,若不是旁人白送的东西,你也不会拿回来给我。”文氏冷哼了一声,满脸的不满。

却也没张口说不要。

庄清宁便将那吃食寻了个盘子给放好,扣上了箩筐,防止哪里来的馋嘴猫儿给偷走了去。

“我方才已经泡好了豆子,等着晚上稍晚一些了我们再来磨豆腐,烦劳文叔婆到时候给我们留一下门。”庄清宁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