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路(320)
至于兴土县的主簿和县尉,也一同被革职查办了,现在整个兴土县就没有一个能管事的。
唐林带着人来到兴土县时,周围的百姓只是沉默的看着,特别是年纪大些的他们很难相信会有一个好官过来,就算之前的贪官被抓了,以后还是会有贪官的。
反而是年纪轻的,跟着一起去过府城的,更易相信唐知府是个好官,也愿意配合唐知府一起将兴土县收拾起来。
贪官污吏已经被收拾了,可兴土县却是一片狼藉,唐林按照文书归还田地,特别是那些污吏的地,是可以分还给百姓们的。
至于那一万两,如唐林所说,五千两分给受害百姓,供他们安家。
而另外的五千两,其中四千两用来修路,修的是官道,现在兴土县的官道杂草丛生,根本无法行走,不得不修。剩下一千两就放在县衙账上,等新任知县来了再行处置。
随着事情一件件处理,发放银子的时候,兴土县合计下来只有五百零三户人家,勉强还算是中下县。
这其中还有按户发放银子的关系,不然百姓更愿意同以前一样,一大家子合在一起,那就真的变成下县了。
所以将银子发给百姓、并帮着那些没拿银子的百姓赎买耕地后,五千两银子还剩下不少,都放在了县衙的账上。
之后,唐林身为永兴府知府回到府城,而吏房的邹都县留了下来,处理修路的事情,暂代知县一职。
兴海县和兴学县经过调查后,都是胥吏所为,所以惩戒胥吏这事有当地知县来做,当然府衙也得在那盯着,防止胥吏作假。
回到府衙后,唐林在家待了几日,又去了两处市舶司查看,特别是关税和税引这两块,还需要多多查看。
而且,这几日出海的船队回来了,又带回了不少种子,种到了朝廷的庄子里。
经过琉国稻的事情后,朝廷也不再对这一块不闻不问了,特意空了一个庄子出来,试种这些种子,只要有一样能用得上,那也是一件大好事。
等回来时,朝廷拔下的治水银子同工部水部的官员已经到了。
泰安帝在收到唐林的奏章时,已经颇为淡定了,他早知道唐兼之是个能臣,非那种庸碌之辈,自然会有更多的想法,就算不是万无一失,但只要有一成成功的机会,也足够泰安帝心动了。
更何况永兴府的水患一直是朝廷的心病,永兴府粮食产量多,但一发生水患就会减产,就算现在有了琉国稻,但宁朝缺粮的境况也不会短时间内就好转。
所以知道唐林要固河堤,开河道的时候,朝臣无人反对,就算有反对的声音,也被泰安帝给叫人压下去了。
而且泰安帝特意让工部派擅水利的匠人和主事过去,至于员外郎什么的,挑了一个不怎么管事的,不瞎指挥的。
这个就要归功于唐林的二师兄了,在收到小师弟的信后,身为虞部郎中,他还是知道水部谁是有真本事的,而谁又是喜欢瞎指挥的。
除非从小学这些,大部分郎中、员外郎在这方面远不如匠人 。
除了虞部郎中之外,这些年袁言还多了个寄禄职,是正五品观察使,虽然他的差遣还是正六品的虞部郎中,但俸禄和品级高了,日后升官也会更加容易。
袁言自小跟着老师,那时老师还在为官,所以他知道官家的性格,也不藏着掩着,直接将自己知道告诉官家,由官家自己判定。
这也是因为他还有个观察使的寄禄职,所以才敢直接将奏章呈交给官家,不然这就是逾越了。
结果不出所料。
带头的是水部员外郎姓章,唐林将一行人迎到早已准备好的院子里,先修整一番。
还不等唐林说什么,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就整理好,要出去了。
唐林知道他,是葛主事,师兄信中有提过,葛家代代都研究治水、修堤之事。
这个葛主事为官之后,便一直待在水部,研究治水几十年了,因为治水有功才被提拔为主事,是个有能力的人。
唐林见葛主事出去,而其余人屋里并无响动,应该是休息了,就跟随葛主事一起出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户部、户房官吏:想随便花钱?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工部下面有四部,分别为本部、水部、虞部、屯田,水部主管河渠、治水之事。
感谢在2021-07-17 22:07:30~2021-07-19 00:37: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