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戏精(324)
白芙美闻言愣了一下。
划地皮建房?
在这里?
“哦,对,你爷爷前几天就说了,给你在你文旻哥旁边划一块地皮,也建个跟你文旻哥差不多的房子,以后回来要是在村里住的不习惯了,就到市里住几天,再说了,你文旻哥年纪也不小了,以后肯定是要娶媳妇儿的,到时候你过来也不方便,住到旁边去也不碍着人家小两口。”
周淑贤兴致勃勃的拉着白芙美说起这几日的规划:“我和你爷爷都去问好了,如今这边的地皮可便宜了。”
白芙美的耳朵顿时一动。
“地皮很便宜?”
“嗯,靠近工业园区那边的地皮肯定是贵的,这边的地皮却不然,都以为以后中心要转到工业园区那边,但我看了规划图纸,未来的市中心还是这块儿,你不趁着现在买块地皮,以后肯定得涨价。”
不得不说,老白家的人都有一颗做生意的脑子。
“买地皮倒是可以,但是我和俊俊哥现在都是公职人员,要是名下财产过多的话,怕是……”
“这有什么,就以我和你爷爷的名义送你们就行了,我和你爷爷工作了这么多年,当年补发的工资都没动呢,别说买这一块地皮了,就算买十块地皮也买得起。”
周家和白家老早以前都是富裕家庭,白振华两口子虽然那几年受了灾,但其实损失并不大,因为白家和周家的不动产比较多,当初好些房子都被分配出去了,按理说是很难要回来的,可问题是,当初让白振华一家下放的涉外关系,随着改革开放,居然成了一个优势,白文渊的回国搞研究,以及白文旻回国投资的缘故,让这些院子回来的尤为顺利。
还有就是登记在册的古董首饰什么的,这些他们都是有单子的,也藏的好好的,损失的最多的,也不过是当年明面上的财物,以及几个院子被市政规划成了公共公园罢了。
但那些公园虽说是免费游览的,可地契还在他们手上呢,所有人也不是国家,还是周白两家人。
且不说别人,只说坐牢的周淑丽,如今的儿童少年基金会的第一笔捐助就是来源于她,一共六万元整,在这个万元户都能上报纸的年代,可见她有多富有。
所以周淑贤如此财大气粗的说买能买十块地皮,也不纯粹是吹牛。
白芙美这边商量买地皮的事,高付俊那边也在商量买地皮的事。
还是为了咸菜厂的出口问题。
“这边有港口,而且作为特区,这边未来肯定是要发展空运的,如今做出口无非是两种方法,要么海运,要么转机港城做空运,这边都是最好的地理位置,如果出口的产品还是在京城那边的话,运输成本将会高很多,所以说实在话,在这边建设一个分厂,或者说直接将厂址搬迁到这边来,才是最好的。”
高付俊的咸菜厂,主打的产品是调料与伴饭菜(咸菜),其中,除却酱油、醋这些对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的产品外,其他的产品到南方来也是能继续做的。
“我的建议是做产品分割,比如说京城的厂子作为调料厂,而这边的厂则是作为咸菜厂,这样就不分一厂二厂,直接都是总厂。”白文麟是做贸易的,对里面的弯弯绕绕清楚的很:“到时候以两个厂子的名义做出口,各自走各自的税务,谁都不牵扯到谁,这样不仅账目上比较清晰,在纳税方面,也能避免很多弯路。”
白文麒倒是更希望总厂搬迁到鹏城来,而京城那边的旧厂址,则是转为专门用来晒酱的场地,直接不参与到贸易中来,只作为一个功能性的厂址。
兄弟俩一人点了根烟,谁也说服不了谁。
前者站在贸易的角度,给高付俊分析产品分割的利弊,后者站在出口商人的角度,当然希望少干活,只做一次交接,而不是跟两个厂子,签两份合同,甚至还要派遣两个会计团队和这边接洽。
高付俊倒是没想那么远,他只觉得有些忐忑:“开分厂容易,可问题是,我那么些产品做出来,真的能卖的出去么?”
别到时候产品出来了,卖不出去砸手里了,那才是真的凄惨了。
谁曾想,这话刚一出口,刚刚还谁也不让谁的兄弟俩,立刻站在了同一战线上,不约而同的挑挑眉。
白文麒:“你在看不起谁?我,白文麒,漂亮国唐人街最大的商超持有者,你那点儿产品,我只怕产额不够。”
而白文麟也头疼的捂住脑袋:“你对我们没信心,也对华国有点信心啊,无论华国目前是多么的贫穷,但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经济体,你知道多少外国品牌,想要进来分一杯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