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爸爸的那些年[快穿](102)
有领了钱的汉子立马跑到附近盐铺打算购买些盐,不过等问过价后忍不住惊讶的瞪大眼:“真的这么便宜!一斤盐真的只要一百文!”
盐铺的小二心里翻了个白眼,不过面上还是耐心回答道:“是的,我们这盐价早就和许州严州一样的价了,客官要来点不?”
那人激动的大喊:“要要,给我来半斤,不,我要一斤!”
等捧着店小二给他称好的盐,看着手上剩下的钱,这汉子才开开心心的往家里走。
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听说如今的盐价,纷纷跑来大购一番,一时盐铺大卖,不过掌柜的却不见得多高兴。
以前一斤盐三百文,足足比外面贵了三四倍,宁州百姓吃盐贵,拼死拼活一个月赚下的钱大部分都落入了盐商的口袋,可惜当初盐官势大,宁州百姓求救无门,只能苦哈哈的过日子。
后来前任宁州官员被查办后,新接手的盐商不甘少赚的那些白花花的银子,虽然象征性的降了些价,但当初宁州没什么人做主,每斤盐还是要一二百文。
祁盛在了解过盐价后就和当地的盐商“好好”洽谈了一番,又考虑到不能把人给逼急了,这才按周边许州和严州的盐价定为一斤一百文,和正常五六十文一斤盐的价格相比,这个价格也足以让宁州的这些盐商们赚翻。
但祁盛也知道,自古盐商盘根错节,在没有把整个盐商系统部整顿一遍时,适当的还是要给他们一些便利。
不过如今的盐价也足以让宁州百姓们开心,拿到工钱买了盐的人家,纷纷感叹祁大人是为民请命的天大好官。
祁盛的形象在百姓心里树立了起来,自然开始有人注意到当初祁盛颁布的另一条公告,拿山货药材换大米!
起初百姓们是担心他们辛辛苦苦采摘的山货药材换不到多少米,但如今切切实实体会过祁盛的政策优惠时,有些实在过不下去的人家开始有些心动。
白家村山脚下原来的一个猎户人家,那猎户如今瘸了一条腿,看着积攒了很久的干货,听着村里传来的消息,下定决心挑选出一些品相良好的山核桃山栗子山菇。
“当家的,你真要去啊,这外面传的这么邪乎,我怎么还是不相信呢。”猎户媳妇也不是个柔弱的性子,在村里传来消息时左右打听了不下十次,可还是不太放心把家里的存货就这么拿去换大米。
他们家是缺粮食,更是没有多余的银钱去买油盐,可若是带着满满一筐干货只能换来那么一点大米,不是白白糟蹋了她男人瘸着一条腿辛苦在大山翻找的成果!
猎户也不太相信传言,但想着屋里一串待养活的孩子,以及逐渐瘦削的媳妇,终是无奈道:“没事,这些东西不算什么,那些值钱的我都没带上,这次就是去看看,多少换点粮食也行,再说,要是再不买盐,大人还能跟着熬熬,孩子们可就受不住了。”
想想家里的孩子,猎户媳妇也不再多说,心里祈祷这个祁大人真是个好官。
祁盛在宣布换购山货的消息后,就特意安排了懂货的雄三亲自盯着,可惜前来换购的人却很少,祁盛一边处理着公务,一边思索该用什么法子刺激下宁州百姓。
这些山货在老百姓手里,也就能当个饱腹的粮食吃,但他们该吃不起米的还是吃不起,更买不起油盐酱醋,倒不如由他牵头买卖一批,让这些人真正手上有银子。
这些年祁盛相交的商人不少,那些商人也都很佩服祁盛的头脑,甚至有些人私下里嘀咕,要是祁大人有天不当官了,跑来经商绝对能成为首富,不过这些人也就心里想想,谁会放着光宗耀祖的高官不当,跑去做个低贱的商人。
不过很多和祁盛打过交道的商人对祁盛的印象很好,他们常年不被这些读书人放在眼里,读书人认为他们的营生就是投机取巧,在那些达官贵人面前更是没有地位,也只有很少部分能真心看得起他们,祁盛就是这极少数的极少数,不仅看得起他们,还真心的认为他们不错。
礼尚往来,这些商人在祁盛有事时二话不说就会赶来,不只是觉得祁盛人好,心里更是清楚祁盛牵头的买卖,就没有不赚钱的。
祁盛已经先写信联络了一批商家,不过都是让他们年前两个月再启程往这里赶,现在才十一月份,还有的是时间和宁州的百姓交易。
正思索着交易的事,就听雄三激动的跑到书房外,“大人,小人有事禀告!”
祁盛挑眉,难道来人卖山货了?
“进来吧。”
雄三小心翼翼的捧着几个盒子,进来也顾不得行礼,激动的说道:“大人,这些可都是好东西,您看看,这个是百年的山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