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失忆后(259)

作者:雾矢翊

最后只能牺牲温如水一人。

温如水没想到,小齐氏一个内宅妇人会看得如此清楚。

或者说,生长在镇北侯府这样的家庭里的姑娘,没有哪一个是天真无知的,更是比其他的闺阁少女要敏锐。

第99章 庆功宴。)

北蛮狄部的王子被押解进京后,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针对阿汗察的处置进行激烈的讨论。

大多数人支持用阿汗察祭天,告慰北疆枉死于北蛮铁骑下的百姓和将士;但也有不少有反驳,认为此举过于血腥野蛮,不符合大禹朝的风度, 同时此举可能会激怒北蛮人, 使北疆的战事再起波折。

还有一些保持中立, 观望昭元帝的态度。

支持者以武将为主, 反对者以文臣为先, 彼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武将们仗着嗓门大、撸起袖子就开喷,口沫横飞, 仿佛想以此压下那群文臣的气焰, 甚至叫嚣着, 北蛮人不服那就继续打!

文臣做不出武将的粗鲁状, 但他们能说会道,一一反驳过去,丝毫不落下风,只是和那些人高马大的武将对峙时,难免在气势上弱一些。

双方都有理有据地反驳对方, 谁也说服不了谁。保持中立的朝臣见他们越吵越不像话,不由看向龙椅上的皇帝。

然后就见皇上坐在那里, 面色淡然地看着他们互相对喷, 甚至偶尔觉得有趣时, 还会笑一笑, 仿佛在看好戏。

这让保持中立的朝臣都不由心中一凛。

他们不知道皇上是什么意思,原本只想跟着皇上的决定走, 无功无过,但若是皇上对此不作表示, 难不成就任由他们这么吵下去?

只是不知道皇上希望他们吵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这些年,随着皇上在位的时间越久,他的积威越深,已经很少有朝臣能揣度出帝王的心思,正如此刻。

没办法,这些中立的朝臣只好看向太子和二皇子、三皇子,希望能在三位皇子身上看出点什么。

只见三位皇子沉默地看着朝堂变成热闹的菜市场,俱是若有所思。

直到朝会结束,依然没有争论出个结果。

裴织在东宫也听闻这事。

等秦贽回来,她问道:“殿下,那位阿汗察王子,父皇决定如何处置他?”

秦贽喝了口茶,将她搂到怀里抱着,下巴在她颈窝里蹭了蹭,“若无意外,是拿去祭奠北疆的百姓和将士。”

“真的?”裴织挑眉。

他点头,神色有些深沉,“大禹和北蛮的战事从未停歇过,每年拨往北疆的军饷和物资就是一笔极大的开销,更不用说死在北疆的大禹人实在太多……不管如何,父皇都不会留着阿汗察,这不仅是对北蛮的震慑,也是对所有死在北疆的大禹百姓和将士的交待。”

裴织微微点头,这结果并不意外。

以往她和外祖父讨论过昭元帝颁布的一些政策,从中可以看出昭元帝是一个极有血性的君王,对于那些进犯的外族,他从来都是一个字:打!

不服就打!

甚至不惜缩减其他方面的开支,都要先满足北疆那边,每年都会安排人监查军饷的去处,若谁敢趁机私吞,直接斩了,十分不容情。

听说昭元帝的手段会如此强硬,也是为了收拾先帝留下的烂摊子之故。

先帝是一个仁慈的皇帝,针对那些外族,不免有几分心慈手软。

先帝在位时,不仅北疆频频失利,甚至西南一带的夷族对大禹也是蠢蠢欲动,最严重的时候,西南夷族一起反了大禹。

那时昭元帝还只是太子,还是他亲自率兵南下,与镇国公一起镇压西南夷族。

后来昭元帝继位,大禹对外的军事力量十分薄弱,更不用说北疆那边,据说先帝退位之前,大禹已经连失十城。

这些年,昭元帝盯着北疆的战事盯得极紧,整整花了十多年,才将当年被北蛮占领的十城夺回来。

这样的昭元帝,怎么可能让阿汗察王子活着膈应自己?

估计连让他多活一天,他心里都难受之极。

至于为何朝堂上的朝臣为此事炒得不可开交……

秦贽笑道:“父皇一定要杀阿汗察的!不过你也知道,朝堂上多的是迂腐的家伙,还有很多喜欢唱反调的,以此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父皇懒得和他们吵,就让他们自己先吵,等他们吵累了,届时他们就没力气去阻止父皇。”

这世间多得是沽名钓誉之辈,事事都要彰显自己的风度。

就像前朝之时,明明打了胜仗,一些大臣却提议给战败国各种优待,要做到大国的风度……

真是脑子有疾!

太子殿下都忍不住想要破口大骂。

他是昭元帝教出来的,同样极具血性,主张用阿汗察祭天告慰死者,让阿汗察活着,不仅要供他吃供他穿,还要膈应自己,何必如此虐待自己?

雾矢翊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