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的科举日常(265)
端着的周文,根本没发现他被转移了注意力,并且提醒锦绣:“宝儿,在我成亲前,你一定要时刻提醒我,在外人面前,一定让我保持仪容。”
“嗯,我会的。”
这一夜,锦绣睡得十分踏实,睡前还在想,也不知前几天写回家,告诉自己会试成绩的信爹什么时候收到。
明天过后,这些年的辛苦尘埃落定,这事还需要告诉父母,最近这段日子写回家的信也有些太多了,快的话,大概差不多能一起收到吧。
第二天上午,早朝结束后,一行人被昨天的接引太监引致太和殿外,一路遇到不少下朝后往衙门赶的朝臣,身穿朝服,行色匆匆,有急事的甚至可以说是脚底生风,一点儿不见悠闲懒散之态,并未见戏文上讲的什么八字步,老爷步。
在太和殿外等了一盏茶时间,里面小跑出来一个太监,带着众人走进太和殿。
大殿内还留有不少朝臣,看样子似乎在商议什么事情,中场休息时间,顺便给今年的贡士们宣布一下名次的样子。
以上都是锦绣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此刻他与林如松一前一后站左侧前面。
坐在上首的皇帝开口,做最高领导人讲话,最先被皇帝关注到的,就是林如松。
林如松山前两步,站在大殿中央,皇帝声音温和,听起来心情还算不错:“你的文章风格与你叔父倒是迥异,你叔父林爱卿的文章十分圆融,很符合儒家的中庸之学。
而你笔下到底是棱角分明,不错,年轻人就该这般敢想敢做,有进取心!”
林如松站在那里,不卑不亢,但被陛下夸奖,明显有几分激动。
一上来就是这一出,瞬间让不少人飘起来的心急速下落,认清楚了一个现实:虽然同为进士,但大家的起点是不一样的。
人家林如松叔父是天子近臣,一上来就在陛下面前有了名号,而什么都没有的自己呢?
这一瞬间的区别对待,让很多人无比清晰的认清楚了另一个现实:殿试不是科举考试的终点,而是仕途路上的一个起点。
锦绣的心态十分平稳,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改变想法。
林如松退下来后,皇帝又叫了一个年纪大约在二十左右的年轻人上前,那年轻人意气风发,看起来对这里的一切驾轻就熟,行动间那股子精神是骗不了人的。
果然,皇帝开口道:“玉景,听你父亲说你这几年一改往日浮夸的作风,开始向学,还发誓不要他的帮助,自己要通过科举入仕,朕能在贡士名单中看到你,甚慰!”
年轻人恭敬道:“能侥幸过了会试,也是玉景的福气!多谢陛下关心!”
听这语气还有这称呼,和珑玉县主谢玉娇,荣国公家的谢玉桥一辈儿,不是皇室就是宗亲,啧,锦绣心说,这次殿试还真是藏龙卧虎。
皇帝又点了几个他感兴趣的上前认人,问的就没前面两人细了,对话内容非常随心,问一个长相非常富态的贡士:“你家中人长的都如你一般吗?这长相是祖上遗传还是独你这般?”
还问一人不会说官话的,皇帝对他文章中提到他们老家的一种特产非常感兴趣,双方鸡同鸭讲了半天,最后好不容易有个能听懂一半方言的朝臣出面,给双方连比带猜的翻译了一下,才勉强传达了双方的观点。
最后,皇帝指着锦绣方向道:“你,就你,长得最俊秀的,让朕这朝堂都亮堂起来的那个,朕没记错的话,叫元锦锦绣吧?是个好名字!你出来让朕好好瞧瞧!”
当年陛下年近五十,精神头十足,说话风趣幽默,对朝臣表现的很包容,话音一落,太和殿内几乎所有人的目光直勾勾的盯着锦绣脸瞧。
说实话,锦绣一进来,就成功用一张脸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但之前好歹还要顾忌一二,只能偷偷摸摸的瞧上一眼,现在好了,可以正大光明的看了。
锦绣上前,在大殿中央站好给皇帝行了一礼。
皇帝乐呵呵道:“好一个俊俏的少年郎!朕瞧着,这满朝文武,论长相,就没一个比得上元家郎君的!”
锦绣能如何?只能谦虚的表示陛下谬赞了。
皇帝还指着身边的太监问:“你瞧瞧朕说的可有错?这元家郎君父母也不知是何许神仙长相,能生出这般俊秀的儿子,真是让人艳羡啊!”
锦绣心说,那您见了我父母,怕是要失望了,我爹大腹便便眯眯眼,就算我有亲儿子滤镜,也没法儿违心的说我爹长得好。
至于我娘?那更不好意思了,听家里老人说,又瘦又黑,除了一双眼睛盯着人的时候十分凶狠外,没有一点儿能让人记忆深刻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