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的科举日常(207)
等走到门口,才听到老爷子刻意和姜山长道:“良柏啊,今年老夫怕是要回京中过年了,也说不上哪天就走了。
你到时候就不用特意上门送年礼了,来了都没人开门的。”
锦绣脚步一顿,就听姜山长低低笑起来:“您怕是忘了,学生今年也是要回京中过年的,没机会给您往书院送年礼的。”
锦绣嘴角含笑,心中了然。
出了屋子,转身,对屋内的老爷子行礼道:“学生提前祝先生一路顺风。”
屋内没人说话,锦绣起身缓步离开。
等人走了,姜良柏好笑道:“您这般喜欢这孩子,干嘛非要让他跟着您学武呢?”
谢山长撇嘴:“你懂什么?”
“我为何不懂?当初因故从边关退下来,二十岁弃武从文,二十五岁高中探花 ,也没觉得有什么遗憾的。”姜良柏辩解起来十分自信。
他自己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没觉得学文习武有何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自己安心,外物并不能影响什么。
老爷子还是不开心:“可他能继承我的衣钵,别人不能。”
姜良松看老爷子执拗劲儿又上来了,慢吞吞道:“您的学识在大景也是数一数二的,为何但就看重武学传承呢?一身学识难道就不需要有个继承人吗?”
关于这点,姜良松疑惑了很多年了。
老爷子撇嘴道:“读书人这般多,我这一家之言没了传承也不可惜,但适合我这门的武学苗子可不好找。”
“我看那孩子是个聪慧的,难道就不能让他同时就继承了您的衣钵吗?”姜良松疑惑道。
老爷子瞪眼:“你知道什么?难道老夫就没这么想过吗?我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可人家就是不想跟着我习武,我有什么办法?”
姜良松奇怪道:“难道楚师弟没告诉您?他给那孩子打基础的,就是咱们这一门的功法?他是不想学,就已经不知不觉走上这条道儿了。”
老爷子一听就生气了,使劲儿拍着桌子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说他这几年怎么一直躲着我走呢!只要我一回德宁府,他就外出走镖,行踪不定的!
小兔崽子,这顿打我记下了!回头双倍补上!”
说罢想到关键问题:“看来老夫得想个办法,让锦绣先拜我为师,在途后事。”
脚步松快出了院子的锦绣,万万想不到,这一趟下来,竟然坚定了老爷子要收他为徒的心。
他一直以为,老爷子家世怕是不简单,因为轻易不能收徒,或是瞧不上他,才一直就这么教着,并未提出收徒拜师的事。
既然老爷子没露出这个意思,他也没必要说出来讨人嫌,在心里将老爷子当成老师尊敬就行了。
万没想到,老爷子想想收他做徒弟的心,已经迫切到无人不知的地步了,但老爷子想的收徒,和他想的拜师,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67章 出发 忘年交 会试
若是锦绣听到三人的对话, 肯定会对谢山长的身份有所猜测,也对姜山长兄弟的来历有个大致了解,但可惜的是, 他现在一无所知。
既然山长说锦绣现在的文章已经没问题了, 缺的只是对世情的见识。
关于这点,书院的先生是教不会的。
做好的做法,就是外出游学,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增光见闻。
但按照锦绣的计划,他是没时间和机会去远地方游学的。
同时,单就他提出这个要求,元家一家子人都不会放心他一个人外出游学的。千亩地理的一根独苗苗, 元家人是疯了,才放心锦绣一个孩子, 在外面行踪不定的流浪。
锦绣有自知之明,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按照之前的学习进度, 给自己重新制定了计划, 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书房不出去。
偶尔和对门的时家老爷子去聊聊天, 一老一少倒是因为这段时间的相处,很快成了忘年交。
时老爷子亲手摆弄转转给两人烤鱼, 锦绣就在旁边偶尔添一把柴,两人配合的挺好。
“你们鼓捣的那个水车改良, 进行的如何了?”时老爷子好奇道。
“前几天匠人带去有河流的地方试验了,有几个小地方不太理想,还需要改进。”时意道。
其实时意都知道哪里出了毛病, 应该如何改,但他也不小看那些一辈子和木头打交道的匠人。
之前经过他的引导,这些匠人的发挥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锦绣对他们的创造力非常期待。
时老爷子对这件事十分关心,在老人家看来,那是真正有利于民生的东西,瞧着手下烤鱼的转转,对锦绣道:“改天试验的时候,让人告知老夫一声,老夫也去现场瞧瞧热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