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万元户(221)

作者:池陌

她说话时没注意到其他人辩论已经结束了,楚瑜的声音传遍了班级,洪雪涛闻言,激动地说:

“楚瑜说得对!只有拳头硬!腰杆直才能让中国变为世界强国!我支持小平同志的决定!改革开放,对外开放,对内变革!我相信,这是中国历史性的机遇!”

楚瑜忍不住为她鼓掌,如果她不是穿越者,定然没有这些同学的远见,北大不愧是历史悠久的名校,学生们不是在顺应潮流,而在引领潮流。

她一鼓掌,全班响起热烈掌声。

结束后,室友吉静书过来说:“哎!你们听说了吗?人艺有戏剧演出,咱们一起去看吧!”

人艺的戏剧也是今年才恢复的,1978年,北京舞禁初开,许多被禁的电影也陆续播出,戏剧开始演出,人们的业余生活丰富了许多,在戏剧风靡的北京,去人艺看戏绝对是潮流之选,是年轻人都喜欢的事情。

“现在去?”

“那当然!我听说今晚有《雷雨》,有于是之和英若诚!都是老艺术家!我有很多年没看过了,咱们一起去。”

洪雪涛是班长,也是宿舍的大姐大,大家都看向她,她拿不定主意,反而问楚瑜:

“小鱼儿,你说咱们能赶上回来吗?末班公交是11点啊!”

末班公交车是11点,等戏剧看完肯定来不及赶回来,总不能露宿街头吧?

楚瑜蹙眉道:“11点估计咱们很难赶上,不过我们可以骑自行车去,这样就没有时间限制了,我刚买了车,可以带一个人,要么你们再借两辆车,咱们骑车过去?”

虽然路很远,但对于农村人来说,走个十几里路都不是个事,更别说骑车了,这时路上车少,交通也不拥堵,很适合骑车。

其他人闻言,点头道:“行!我这就去问老乡借车去!”

最后,宿舍借了三辆自行车,加上楚瑜那辆,每人换着骑,一路骑了过去。

剧场门口有票务中心,楚瑜过去买了所有人的票,她把票发给大家。

“一人一张!”

“楚瑜,那票钱我们回去给你。”洪雪涛笑道。

楚瑜笑了:“不用给我了,平常经常让你们给我打水,帮我占位置什么的,今天我请你们看!”

“咦?”大家早看出来楚瑜虽然低调,但经济状况很不错,估计家里给的零花钱不少,否则也不可能刚入校就买了辆好几十块的自行车,洪雪涛道:“不行不行,怎么能让你出钱,你是咱们宿舍最小的,要出也是我们出!”

“是啊!钱要给你的!”

“行了!别跟我客气了!”楚瑜这人不喜欢被人占便宜,但对于和自己处得好的人,也不吝啬于大方一些,再说请看个戏而已,又花不了什么钱,同学们在一起,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大方点不是什么坏事。“下次你们请我就是了!走吧走吧!快开场了!”

《雷雨》真不愧是热门戏剧,剧场挤满了人,密密麻麻的,一股汗味。

前世,楚瑜听说过一些老艺术家的戏很好,却没亲眼见过,开场后,几位老艺术家,虽然年纪很大,却十分卖力地演出,不愧是老戏骨,一颦一笑,便让经典的角色再次活了起来。

楚瑜越看越入神,只觉得中国的传统艺术实在太有魅力,老艺术家的人格魅力也很足!

全场几乎没人说话,所有人自发地遵守纪律,每当有高潮转折,该鼓掌的时候,大家才会鼓掌,这让楚瑜刮目相看,简直有听钢琴演奏会的感觉。

到了快半夜,戏剧才看完,她们走出剧场,都是意犹未尽。

“这么快就散场了?真想再看一场!”

“咱们下次再来吧?”

楚瑜和她们感觉一样,真想什么时候再来看一次。

-

小摊贩的战斗力不是不强,次日,来拿货的人又多了五个,大部分是那几个摊贩的亲朋好友,销售量也从一百多条上升到两百条,随着围巾的热销,陈二军等人的胆子愈发大了,拿货不再只拿几条,开始学着囤货,到了一个星期后,楚瑜的最高日销量达到了四百条,这也是她单日利润第一次破千。

这仅仅是二十个摊贩,如果零售商多了,四百条算什么事?四千条都有可能!

日销量多,原本的一千多条存货就不够用了,楚青着急上火,担忧道:

“楚瑜,怎么办?我最近一有时间就做围巾,可做的根本赶不上你卖的,现在只有五百多条存货了,还不够两天卖的,根本赶不上供应,咱们必须招工!”

楚瑜没想到围巾会卖得这么快,事情比她想象中要顺利许多。

“我去附近转转,看有没有找工作的人!”

次日,楚瑜骑车在街上四处闲逛,想看看有没有找工作的,只可惜这个年代外地人很少,虽然改革开放的政策已经颁布,但正式落实还需要一定时间,楚瑜找了许久,没看到有谁找工作,她晃了一圈,正要回去,却见一个围着围巾,把头包起来的妇女正坐在花坛上,偷偷擦眼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