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8+番外(126)
池墨一边和林清聊天,一边小心翼翼地开着车。
林清能看出来,池墨说自己车技不太好并不是谦虚。他的车技的确一般,一路速度都比较慢,遇到变道的车辆都会减速让一让。
不过车技一般的池墨开的车,比车技好的出租车司机开的车,坐起来要舒服太多了。
出租车司机仗着自己车技好,看到一个空隙就要开进去,一路上不知道要变道多少次,一脚油门一脚刹车让不晕车的林清都容易头晕。
池墨的车开得虽然慢,但是非常稳当,她作为乘客非常舒服。
池墨不仅车开得慢,精力专注在开车上,和林清聊天也聊得慢。有时候林清说完一句话,正赶上池墨专心看路况的时候,他会过上半分钟才会开口接上话题。
林清之前见到的池老师一直都是机敏的,难得见到池老师笨笨的样子,林清唇角忍不住翘起一点。
林清想了想,除了开车之外,她见过池老师不熟练的另一件事就是下厨了。
刚搬过来,林清就闻到过池老师厨房里的焦味,看到夏立眉头紧皱地抱怨。不过回想一下,最近好像再也没闻到过焦糊味了。
林清好奇道:“池老师,你现在厨艺怎么样了?”
池老师的回答再次慢半拍:“谈不上厨艺,做饭有点进步……”
“啊!”池老师突然拍了一下方向盘。
“我开错路了!”
林清连忙向前看去,茫然道:“没开错啊?去城站就是这条路。”
池老师沉默几秒,低声说道:“本来想带你走高架的。”
中河高架,杭州的第一座高架桥,从九六年就开始建,到今年二月终于通车了。
从家里到城站,正好可以上高架开一小段。
池墨在林清答应坐自己的车去火车站后,这几天提前把这条路反复开了几遍。
高架桥上的那段景色尤其好。
高架桥两侧在春天栽下的绿植,如今从嫩绿变成深绿,绿叶吸饱了水分沉甸甸地垂下来。
池墨知道林清喜欢这些,她的目光时常在草木上停留。
池墨自己也喜欢。
从车窗里望出去,下方是混凝土高架,两侧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但是却一路在绿色中穿行。
城市中的绿色又有不同于田园中的绿色的魅力。池墨前些天反复开开过这条路时,让他想起复原后的小红楼,是灰色中的彩色、是闹市中的安谧。
然而池墨明明把这条路开熟了,关键时刻林清和他聊了一句,他一分神就错过了变道的机会。
上不去高架,只能在高架桥下面开。
其实时间还很充裕,如果在前面的路口掉个头,回来重新开上高架,不知道行不行?
中河高架今年春天才开通,池墨按照时间计算,觉得林清一定没有开过,他想带林清看看。
然而池墨还没问出口,他就听林清说道:“不用上高架,下面也很通畅啊,上下开过的时间应该差不多。”
林清根本不知道中河高架刚开通没几个月,也不知道这是杭州的第一条高架,更不知道池墨为了让她看更美的景色在这条路上反复开过多少遍。
林清看向窗外的目光充满惊奇,但是她惊奇的原因和池墨预想的完全不同。
林清近乎贪婪地看着高架入口——竟然不堵车!
竟然还有不堵车的高架口!
她轻叹一口气,汽车这么少、马路这么通畅的好时光,且过且珍惜。
既然林清这么说了,池墨也找不到掉头回去上高架的借口,从高架下开到了火车站。
高架挡住了一部分的阳光,桥下光线昏暗,景色更是平常。
池墨一路都在后悔。
下次,下次带林清的时候一定要开高架。
到了城站,池墨把车停好,从后备箱里帮林清拿行李。
林清一眼就看到池墨拿出来的不止有她的行李箱和双肩包,还有一个袋子。
“这是什么?”林清出口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有了猜测。
果然,池墨说道:“一点杭州特产,你拿回家和家里人一起吃。”
吃的也不贵,林清大方收下,等她从家里回来也给池墨和夏立带点自己家乡的味道。
林清伸手去接,池墨却没有给她,连行李箱也没有放手,“我帮你拎到火车站。”
林清以为池墨只是多帮她拎一段路,没想到他竟然买了站台票,一起进候车室候车,检票进站后一路帮她把行李拎到站台上。
池墨自己虽然没有上火车,但是先让林清进去,自己站在车厢门外把行李给林清搬进去。
列车员看得一脸感慨。
池墨站在火车车窗外,看到林清把行李放上行李架,对着缓缓行驶的火车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