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画家(732)
从T湾展区回城,钱冲跟着陈善秋,直接拖着个大拖车,将T湾展区布展不用的剩余材料,全给拖回来了。
将东西交给国美协会的助理刘师傅时,华婕看到那么一拖车东西,丝毫没露出惊讶表情。
钱冲暗暗啧啧,他果然猜对了。
华婕派他去,就是知道他的个性,等他从T湾展区放肆搜刮,满载归来呢。
厉害!
原来华婕的谋划不止在第五层,简直是在大气层啊!
……
……
8月9日晚,在凡尔赛双年展工作人员最后一次展前复查时,比其他人晚到近一个月的华婕,终于布置好了她的3辆战车,5个展位,和3个‘停用展车’停放区。
许多人觉得华婕根本赶不上,可能要成为凡尔赛双年展开展以来,第一个以半成品开放展出的艺术家。
但这种糟糕的推测,终究没能成为现实。
搭建的隔绝其他人视线的木架棚和布罩撤去,华婕的几个展车和展位等都布置的妥妥当当。
完整,且炫目。
第203章 流动的‘牛羊’ 天才少女的行……
8月9日晚, 《时尚s》杂志的主编陈春晓抵达凡尔赛。
8月10日晨,陈春晓与一众来自各国各地区的新闻记者、杂志记者等一同等在道圣斯托大庄园门外。
除艺术家们外,他们是本届凡尔赛双年展第一批观众——涌在最前方, 身担着工作任务,最积极,也最热情。
本届凡尔赛双年展总策展人拉开了道圣斯托大庄园3米高的铁门,邀请所有媒体人走进庄园, 在草场和空地上, 在检票口外等候。
繁复的开放前的环节里,每个媒体人都努力将目光穿过这些人,投向他们身后。
城堡院子里也有搭亭布置的展区,城堡前庭也有伸展出遮雨棚搭建的展区,站在检票口外, 仍能窥见一二。
大家看到了近处如女巫小屋般的充满阴诡气质的建筑, 也看到了前庭处那座由高饱和度的红、粉、黄、蓝、绿等颜色,似无序又似有序拼接而成的不规则拱形建筑。
陈春晓隐约觉得熟悉, 那仿佛是草原上蒙古族因信仰长生天而搭建的敖包。
外国人们看不出那建筑到底是什么, 却嗅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那倾斜的拱形建筑, 需要踩着木质阶梯走上去,才能进入的拱形建筑不知到底意味什么,但只远远看着,便觉得十分新奇有趣,令人嗅到一丝充满想象力的创新的魅力。
而那些高饱和度的亮色拼接, 看久了也会莫名产生一种狂野豪情, 甚至有一种想要奔跑起来的冲动——那色彩仿佛有鼓舞人心,挑动人情绪的魅力。
看到那类似敖包的配色,感受到这几种简单配色混搭出的蛊惑人心的效果, 陈春晓已隐约猜到那就是本次参加凡尔赛双年展的华婕的个人主题展区。
当并不算很长的发布环节结束,人们开始检票入场后,陈春晓和之前便被前庭拱形建筑吸引的人一起直奔而去。
走到近前,看到这巨大的倾斜的不规则圆拱建筑后,终于确定。
它的确出自华婕之手,正是华婕个人主题展区《流动的城市》的布展建筑。
因为同一时间里,只能有一人走进《流动的城市》布展建筑中参观,陈春晓只好领了张参观序号单,排队等待。
等待之中,她仔细打量起面前这座全新搭建的布展建筑。
建筑并非平整的至于地面上,而是与地面有一个三十度的倾角,仿佛正被掀起。
从手中关于《流动的城市》的介绍,陈春晓得知,草原看似平坦,那是因为过于广阔而造成的视觉上的平坦,实际上走在草原上,会发现它起起伏伏,是很难有一大片平整区域的。
这个倾角处理,即贴合了草原和蒙古包的灵感源头,也在最终呈现出来后,形成一种颠覆又平稳的艺术趣味。
展车远看的多色拼接,并非敖包石碓,也并非彩绸覆盖,而是用一块儿一块儿等宽但不等长的彩色木条拼接出的效果。
这些木条的拼接,全部用的榫卯结构,没有使用一根钉。
它即展现了色块拼接的趣味,也向参展者展示了中国文化中的工匠智慧。
圆拱形的展车类似一个巨大的三十多平房左右的蒙古包,但它又不是纯粹的圆拱形,它右侧凹陷,左侧凸出,整个外观是不规则的。
陈春晓皱着眉正思考着为什么要做成不规则的,忽然便瞧见了从前庭房檐处伸展至展车顶的那些用木条串成的蓝色珠串。
她直着身体看那些珠串,是从房檐处横向延展至展车顶的。
可如果身体像展车一样倾斜30度,与展车平行,就会发现,原本横向的那些蓝色珠串,变成了倾斜的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