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桂芝(253)
“客官,您的小酒小菜。”
小二端了托盘出来,一个小白瓷壶,一个小白酒盏,两碟小咸菜,麻溜的摆了桌子上,还不忘揽买卖,
“田小娘子可要来壶小酒。”
田桂芝摇头,她想了下还是去和牛伯伯说一声吧,虽然看着这一壶酒也没多少。
谁想那叶举人自斟自饮一杯水酒后,喃喃道,
“我对不起父母,这次会试榜上无名,他们泉下有知…”
唉,这还是个父母双亡的,天可怜见的,桂芝回头劝慰道,
“第一次科考你就当见见题型,知道薄弱点回去寻名师来好好努力下次再来。”
“舅爷爷他们一家都安慰我不要着急我还年轻,我知道这个理,只是心里难受,我父亲过世的早,留下的家产被几个叔叔觊觎,我拼命考中了秀才才保住了家产,本想母亲以后都跟着我享福,谁知一场风寒却撒手人寰…”
叶蔚林说着说着酒意上头,眼神渐渐迷离,一壶水酒很快见了底,摇晃着身子对着里面招手,
“小二,再来一壶酒。”
桂芝苦笑,这可真是,这么点酒量也敢出来喝酒?她对出来的店小二道,,
“小二哥,我回去喊人把他送回去,你先看着点。”
“放心吧田小娘子。”
店小二保证道。
“真是麻烦桂芝了。”
牛大柱正要出门寻人呢,看桂芝家的车夫把人搀了了过来,忙把人接到铺子后院安顿着歇息,
出来对着桂芝苦笑道,
“蔚林这孩子心思太重了,因为小时候家里一些不好的事,防人之心很重,到现在也不肯退了租的房子搬过来住,昨天看着还好好的,谁想一大早去借酒消愁,真是多谢你帮着送回来。”
“都是街坊邻居,举手之劳而已,”
桂芝说着就准备搞辞了。
牛大柱往外送她继续道,
“我和父亲昨天商量过决定留他在京城读书,国子监我们是不敢肖想,京城两家书院等明日就带他去看看。”
“京城名师多,以叶公子的天资若是遇名师指点定会前途无量。”
桂芝诚心说道,天才少年早日经历些磨难未必是坏事,一个人的成功天分是重要,可心性更重要。
那位叶公子心性倒是不错,只隔了两日,桂芝就看到他又恢复了精神,头戴着书生巾,和牛大柱的儿子有说有笑的从铺子门口路过。
桂芝还听到了牛大柱打听小院子,说是给侄子置办。
‘那叶公子就没打算回乡吧,’
桂芝心里嘀咕了一句,不过她也就感慨一下罢了,这些人都离自己很远,轮不到自己操心。
她现在最操心的是铺子,前两年手头钱不够,这两年就是没有合适的,父亲的雕版年画现在买卖越来越稳定,西山上的南方竹子已经成材,父亲想开一个纸制品的铺子,现在货源已经齐备,铺子却迟迟没有合适的。
京里这些年房价飞涨,院子还能买到,铺子却更难张罗了,她又想要个离帽帽小屋近的,以后互相有个照应,只是到现在都没个靠谱的消息。
“桂芝,我这边有个铺子要出手,你快来!”
杜薇薇差人给桂芝送信,自己先带了丫环前去看情况,那铺子一放出要转手的消息很快就挤满了人。
她一个待嫁小娘子也不敢往里挤,在门口跳着脚往里看,生怕桂芝来之前铺子就被抢了。
“你来这里凑什么热闹!”
徐淞正在对面茶楼查账,听小二说杜小娘子在对面忙跑了过来,显然对她凑热闹的行为很不高兴。
杜薇薇这两年方意识到自己是美人挂的,所以出门都遮的挺严实,听这人说话就不爽,给了人一个白眼还气呼呼反驳道道,
“你不在家读书准备殿试跑来凑什么热闹?”
徐淞先是一怔,接着心里一喜,还以为这丫头对自己无动于衷呢!声音立马柔和了几分,
“我读书累了出来喝茶清静一下,这里人太多,你要干什么跟我说,”
说着把人给往外带。
杜薇薇哪挣的了他的力道无奈只的道,
“这个铺子要出手我来看一眼。”
“你要买铺子?”
徐淞把她拽到门外靠墙边上,自己站门口护着她,低头问道,
“要多大的?准备卖什么?”
她天天从早到晚的待她那铺子里,自己还以为她忙不过来呢,既然有空,自己手上倒是有几个铺子,以后出仕也不方便打理,不若先改了她的名字算彩礼送上门…
“不是我要,是我侄女在寻铺子,我离的近先来看看别被人抢了…”
杜薇薇低着头看脚尖,感觉外面好热,桂芝咋还不来啊。
徐淞就看着她帽子上的两个尖耳朵,这帽子真的好碍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