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养反派+番外(183)
他们的报纸有固定的受众,到日子就有很多人等着看。
这次他们同样印了十五万份。
很快新期的报纸面世。现在报纸这不像是最早的时候,等着发报纸的人主动送上门,现在读者们都主动要,就怕晚了步就没有了。
他们办的报纸离不开县里的支持,县里的机关单位和学校之类会单独发过去。都其他的随缘发,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去火锅店和烤肉店去碰碰运气,因为那里经常会有些多余的。
白酒和矿山大面包的老板都在等着这个出来。拿到报纸之后立刻翻找自己的页面,白酒在第正面,矿山大面包在背面。
美食杂联的读者们就爱看本地又有哪些东西上报纸了。看见矿山大面包和酒都忍不住笑,因为写法上完全不样。看的出来是软广。但是不多,页报纸只有两个,他们还是能接受的。
老读者都能理解,这个美食报纸每期都会给他们带来非常大的惊喜。
正因为这样,所以他们也怕报纸经营不下去夭折了,很多人都给编辑部写信,说就算贩售他们也会买。但得到的回信是,他们不会贩售只是免费发放。现在看见报纸已经开始接些广告了,很多爱这个报纸的读者甚至松口气。
有读者道:“哎,我记得这个牌子的酒,我爸超级爱喝,比很多有包装的白酒还好!”
“对啊,这个是纯粮食酒,咱们还是买点儿吧?反正酒这个东西不会坏。”
酒厂的老板是顶着压力在做的这期广告,都不敢说花了五千块钱。
花完钱之后特别害怕这个钱打水漂,毕竟不是个小数目。
天之后底下的员工就开始发现异样了:“老板咱们的酒不够卖呀!你再开几个仓库吧,怎么回事儿,外地的都有人来打电话订酒。”
员工还不知道,是老板花钱宣传了。只觉得不温不火的酒突然开始抢手了,甚至还有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托人过来买,这种感觉对他们来说非常新鲜。以前他们拿这个自家产的没有包装的粮食酒去串门的时候,别人都不拿当好东西。
老板听说心中大定,跟底下的人说放开了卖。
他还有几十缸的酒呢。
以为绝对够卖了,可是低估了县里对于美食报纸的热情。
到第三天的时候他没有酒了。
因为酒的酿造需要足够的时间,酒厂老板就非常难受,好不容易被大家所熟知,但他酒掉了链子。这才发现报纸原来这么厉害。
他要是早知道报纸这么有威力,甭说是五千就是万,他也愿意花。现在后悔了,后悔没早点宣传。在三天之内把他几年的酒都给卖光了。
不光是他,矿山大面包也开始疯狂的卖。
县里好吃的多,老式的面包没什么优势。
年轻人都不爱吃这种,尤其是带馅儿的,吃起来有点干巴。
甚至还有种发酵的酸味儿。
可是自从被推荐之后,就勾起了很多人童年的回忆,现在大家不稀罕吃,矿山大面包原来想吃都吃不到,要是在小的时候能吃到个矿山大面包,算是绝对奢侈了。
正是这种带着情怀的感觉,让矿山大面包飞速的开始卖。
聪明的读者已经发现这个是广告了,可是买过之后发现矿山大面包吃起来特别抗饿,不像想象中那么难吃,放回去几天都不会硬,买上块尝尝也不错。
至于酒更是如此。老板并没有因为打广告就卖贵的价格,还是跟以前样。
县里有些人不喝本地的粮食酒,可是这次打完广告,买了些仔细的去品尝了点,发现点都不比外地的酒差,甚至在价格上更实惠。
而且在县里打出名声现在又不好买的情况下,这个酒拿去送礼也变得很有面子。当初多买的人合适了,现在想买都买不到。
县里的人都很信任报纸上的推荐,知道上面不是胡乱推的,是有严格的审核机制在把关。
其他商家看见了,也纷纷表示也想过来打广告。
但要递交申请之后,就是漫长的审核过程,不是想打就能打的。
这些就都是胡编辑要干的事情了。
田瑞在琢磨另外件事情,就是他已经囤购了很多的鱿鱼板,鱿鱼须,鱿鱼嘴了,可以准备出摊了。
这年头冻的鱿鱼价格并不贵。
他们的定价是,大的鱿鱼板5毛钱个,鱿鱼须子5毛钱三个,鱿鱼嘴五毛钱4个。
很快县里就多了个摊位。
夜市上经常会多些摊位,这已经是稀松平常了,但这次不样,田瑞可是县里的名人,他站在旁边,比别人吆喝多少句都有强。
很快卖铁板鱿鱼的小伙子把摊位支起来了,田瑞要了三个鱿鱼须子,下面点上火,上面是个铁板,之后有个像熨斗样压的东西,让海鲜迅速的变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