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九零年代(106)

作者:薄荷雨

小武叩门,提高了嗓门:“李大爷,李大爷在家没?”

旁边邻居开门,说她昨天下午就没看到李大爷,敲门也没人回答,不知道李大爷是不是出门去了。他最近老喜欢往后山走,那边有一片无名墓地,早年是牺牲在这边的战士埋骨之地,后来镇上统一迁坟,迁到了榆阳那边建了一处烈士墓,这边就成了周围老乡们埋葬亲人之所。

李大爷的妻子儿子女儿和大孙子都埋在这里。

“卜晓刚,卜晓刚在不在?”小武回到拐角那儿,扯着嗓子叫了两声,没多会儿就听到有个小伙子在回答,几分钟后,一个穿着体恤的小伙子跑了过来。

“武哥你叫我啊?啥事儿?”

“来帮个忙,搭把手我翻进去看看李大爷家的情况。三婆婆说他昨天晚上就没见人。”

小武有点担心,叫来卜晓刚帮忙,打算从墙角那边翻进去二楼,再从屋里下去一楼开门。

这边的老屋子临街都是两层,二楼的窗户很窄小,还是以前旧式的推窗,打开之后要用木条撑住的那种。从外面开很不好做。

“算了,武哥我来。你对这个窗子不熟悉。”卜晓刚是体院的毕业生,在镇小学当体育老师,家在这条街的后面。他家里的格局跟李大爷家差不多,只是要宽一些。

小武跟同行来的摄影师一起把卜晓刚架起来,让他有个落脚地,然后扒拉着窗框开了窗。

三五分钟后,卜晓刚打开了院门,脸色很不好看。

“武哥,快叫救护车,李大爷好像不行了。”

小武推开卜晓刚就往里冲,一边冲一边喊卜晓刚先去镇卫生院找人过来。

最近的医院离他们镇也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还是走的乡村小道抄近路,若是跟着大路走,起码四十多五十公里的路。

来回得要一两个小时,李大爷能不能坚持到还不知道呢。

陈馨跟程洁站在一边干着急,也不知道能帮上忙不。而同来的摄影师小毛则把器材放到靠墙的桌子上,捋起袖子就冲进去帮忙抬人了。

周围邻居听到李大爷出事儿,在家的也全冲了出来。

卫生院的医生来得很快。是个三十来岁的青年,背着出诊箱,健步如飞。

“不行,必须送医院,卫生院的条件达不到要求。”检查之后医生拿出便携的氧气瓶给大爷罩上,眉头皱起,“小周护士还没来?”

“来了来了。”门口传来喘着粗气的女声,微胖的小周护士夹着一个抱枕型的氧气袋冲了过来,快速的接上呼吸罩,将小氧气瓶替换下来。

“李大爷应该是感冒引发了肺炎,他本身就有慢性肺阻塞,必须得住院治疗。”

“能搬动吗?要不坐我们的车去医院,等救护车过来怕是还要好一阵。”

青年医生想了下,点头:“那就麻烦你们了。让小周跟着你们一起去。能坐下吗?”

“程姐,你跟毛哥送大爷他们过去,我赶车回去就行。”

这个时候陈馨自然不会去抢位置,这边虽然班车少,也不是没有,转两趟就回去了。

“那行,你自己小心点,找不到路就麻烦小武同志带你过去。”

程洁也不跟她多说,让人抬了担架,帮忙小毛拿起器材就往停车那边走。

陈馨目送他们离开后,并没有急着去赶车,而是转向小武,问他除了李大爷外,镇上向李大爷这样的独居老人多不多?生活的情况怎么样?

“这样吧,如果你不着急离开,我带你多走几家了解下情况如何?”

小武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陪同他们,没想到会发生李大爷这样的事。他刚才已经电话给镇政府办公室汇报了情况,他们领导让他先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好再回去细说。

第79章 钱大爷的心事

镇上除了民居保留着两三百年的历史外,还有好几株百年老树,其中历史最久的一棵黄角树据说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镇老街的码头就在黄角树下。

小武带着陈馨沿着河边老街走了十几分钟,又穿过狭窄的位于两栋木楼中间下行的石梯,一直到临水而居的一排老房子前才停下脚步。

“这家老人姓钱,你叫他钱大爷就行。他不是本地人,当年逃难流落到本地,跟钱婆婆结了婚,就定居在这里。听人说他原本也不姓钱,是结婚之后跟着钱婆婆改的姓。钱大爷脾气很怪,你等会多听少说,看他今天心情怎么样再说要不要跟他聊以前的事。”

镇里生活最困难的就是钱大爷,他孤僻暴躁,一个人独自生活了快三十年,平时就靠捕鱼为生。在镇上住了五六十年,从来不去人家家里串门。当年钱婆婆在的时候他还好些,后来钱婆婆病逝,他就关上门过自己的日子,拒绝走出去也拒绝别人的帮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