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拒做炮灰+番外(221)

作者:北风吹

因为这想法,他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了,他想改良农具,提高种地的效率减轻农民的劳作,让农民可以轻松点。

于是元景又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这次找上的是另一批擅长制作农具的工匠,改良了一批农具并送到一座皇庄上进行试验,与此同时,穆成安听从了元景的建议派人出海,一路是前往交趾一带寻找占城稻,一路是前往更远的地方寻找可食用的农作物种子,尤其是那些产量高的,同时也要打通对外的贸易往来。

先帝生前挥霍得厉害,再加上天灾人祸,国库中没剩下多少银子,穆成安接手后,不管要干什么都需要银子,他无意中跟元景提了一嘴,元景就给他提了这个点子,想要金银啊?好办,往外面发展,可以用少量的瓷器茶叶还有丝绸就可以换来大笔的金银宝石,当然水军的建设也必不可少,海上力量的强大可以保证来往船只不受海盗的袭击。

不过无论是出海经商还是发展大夏的水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为建造可以出海的海船以及建立水军都需要资金投入,元景扒拉了一下,又将穿越人士必备的另一个发家致富的点子拿了出来,那就是制造玻璃,也就是这个年代的无色透明的琉璃,当然连同肥皂方子让元景一起给了穆成安,让穆成安另找地方建作坊将这两样揽财利器弄出来,不必放入工部了。

穆成安拿到方子就安排人手在自己的庄子里进行试验,很快成品就送到了他面前,无色透明的琉璃制成的器皿晶莹剔透,和水晶一样,可以想像,一旦推出去,定会引起那些达官贵人和富商的推崇。

如何推广玻璃,元景连完整的方案都拿了出来,制成工艺品一样的器皿只是揽财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烧制大块的玻璃,然后切割成块安装到窗户上,那些富裕人家换上一轮玻璃窗户后,穆成安就能从这些人手里捞足了银了了,再就是渡上一层水银,就成了能清晰照出人影的镜子,想到这些钱途,穆成安不由笑了,真是他的宝贝,仅这一项,就能为他带来多少财富。

不止这些,利用玻璃还可以制造望远镜,元景仅仅是描述了一下望远镜的功能,就让领兵打仗了多少年的穆成安,立即就意识到这东西在战场上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在元景沉浸在工部中制作农具的时候,京城街头一下子涌现出叧几个卖透明琉璃的店铺,顿时成为达官贵人和富商的心头好,没过多久京城就出现一股风气,家中要是不摆上一件透明琉璃制品,那就显得落伍了。

也有人看出这几个店铺短短时间内就攒足了银子,于是打上这店铺的主意,结果手还没伸就被人告诫,这几个店铺背后的东家都是摄政王,敢伸手不?

有些老顽固觉得摄政王这是与民争利,结果摄政王在朝堂上就抛出一句话,凡是他的作坊里生产出来的琉璃制品,销售后的一半利润将归国库。

这下可好,反对声全部消失了,随之而起的是一片阿谀奉承声,尤其是户部,那更是欢喜啊,摄政王其他都好,就是一项项惠民的政策都需要户部掏出大笔银子,可户部哪里掏得出来?

这下总算有进项了。

琉璃制品很快从京城风靡到京城外面,尤其是那些富裕地区,比如江南地区的大盐商,知道这是摄政王的作坊生产出来的琉璃,那还等什么,掏大笔银子买啊,这叫投其所好,往日想找讨好摄政王的门路都找不着,所以在这些地区,对琉璃的追捧热度比起京城还高居不下。

玻璃窗户,镜子的陆续推广,为国库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让户部尚书乐得合不拢嘴,可这些银子还没在户部捂热呢,又被摄政王调拨出去派用场了。

户部尚书欲哭无泪,后来也想开了,摄政花会花不要紧,摄政王还会赚银子呢,说不定现在花了是为了以后赚更多的银子。

当元景手头上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回到家中,发现家里的窗户全部换上了玻璃,采光度明显比原来大大提升了,家中还摆上了几件精美的琉璃器物。

因为元景在皇庄上待了一段时间,有好些日子没回来了,一回家就被老太太和陶大勇逮住问:“这些窗户都是工部的人上门给换的,元景啊,真的没问题吗?那些大人说这件事元景你知道的,让我们问你。”

他们提心吊胆的,陶家第一轮就给换上了,那时候京城里比他们官大地位高的人家还没轮得着呢,所以他们小心捂着,提醒陶元泽在外面千万别提起这事。

元景笑了,拍拍脑门说:“我一忙就将这事给忘了,其实烧玻璃的方子是我拿出来的,当初烧水泥时顺带弄出来的,我将这方子交给了摄政王,与摄政王谈妥,利润的一成归咱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