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李世民陛下之乌夜啼——大唐凝视+番外(184)
随后又有大臣提及释放宫女一事,内侍省几番核减,掖庭宫除有罪之人不得出之外,又释出一批,再往下却很难了。陛下知道其中难处,又去寻了皇后商议此事。恰又快到太上皇寿辰,陛下与皇后只说数日未曾面见太上皇,便一同入太极宫拜见。
谁料太极宫宫门紧闭,空无一人。陛下与皇后等了许久,才见太上皇的垂垂老态。礼毕,太上皇并未理会陛下,只是上下打量着皇后,说道,“你身怀有孕,何须亲自前来?”
“儿臣与陛下挂念父皇,理应前来探望,父皇身体康健,乃是天下之福。”
“来此何事?”
“父皇,过些日子,便是父皇的寿诞。陛下想在骊山行宫为父皇庆寿,儿臣也特意来向父皇请旨。”皇后起身,谦恭地说道。
“你们自去便是,不必担心老夫。老夫年纪大了,在这京城尚缺医少药,骊山路途遥远,若有个闪失,岂不是要客死他乡。”
“父皇何处此言……儿臣与无垢是真心来请父皇……”
太上皇打断了陛下的话,指着陛下便开始责备:“你不必说了。我知道你的来意。你不是自认文韬武略,百世无双?连亲兄弟都能下得了手,一个区区旱灾,就想不到赈灾的法子了?难道只有削减老夫这里的人,才能有用吗?既然要节约用度,你还给老夫庆什么生辰?……实在无需做这个幌子!”
陛下被太上皇抢白的难看,说道,“父皇,削减宫人之事,已是几次三番。儿臣并无它意,一来能减天下之大旱,二来这些宫中日久侍奉的女子亦是辛苦,若有能裁撤,令她们在民间寻得伉俪,也是功德一件。”
太上皇笑了起来,“老夫的儿子,果然是好样的。杀了兄弟侄儿,连幼弟的王爵也都削了去,还要再降李氏宗族的分封。相反呢,却一再大封自己的亲信功臣,总不嫌多。现在为着几个宫人都要反复来逼老父。”
“父皇,儿臣并无此意。儿臣自即位以来,外有突厥,内有反叛,如今天降灾祸,国库空虚,儿臣才来恳求父皇,以大局为重。”
“既然如此,你便好好反省反省。你从老夫手中是怎样讨要到江山的?为何现下却成了如此?你道宫中的传言,我全然不知吗?究竟是不是那么回事,你心知肚明!”
“父皇这般说,实在是冤枉了陛下!”皇后小腹微隆,额头有些虚汗,仍为陛下力争。
陛下拦住皇后,“父皇如此说,儿臣无以辩驳,儿臣问心无愧,一直励精图治,求得大唐风调雨顺。但天灾,儿臣只会行赈济之道,但绝不会寄予什么歪门邪道之说,”
父子俩就这么顶了起来。半晌,空气中还凝滞着浓厚的□□味。
太上皇亦有些气性,看着和陛下没说拢,便笑道,“你前朝后宫,同心协力,为父他日用人不淑,现下也无人可用。这些宫人也都是聊以充数,不如把你身边得力的宫女给我送来,剩下的人便随你裁撤。”
太上皇竟然随手一指我,“你把她给我送到太极宫来。”我一听,登时怔住了,也被太上皇的这个要求吓了一跳,连忙跪伏在地,心却砰砰直跳。
“这……父皇!何须如此?若父皇嫌身边服侍的宫人不好,儿臣再为父皇挑好的。”
“怎么,你连个宫女也不舍得?还谈什么孝道?”
“父皇……”陛下也急了一番,正不知如何去和太上皇争辩。
我亦无奈得很,心中默念,陛下,求陛下留下我……但我已在宫中多时了,这一下便也知道了结果,只有内心一片怆然。
“父皇,思伽服侍陛下多年了,陛下也惯了,离她不得。儿臣身边亦有几个伶俐的,不如送到父皇此处罢。”皇后拦着陛下与太上皇的争执,出言缓和。
“皇后,裁撤宫人的事,你已向我提过多次。你若放在我身边的都不是那些蠢笨懒散的宫人,我也能省些力气,凭你裁撤罢。”
“父皇!思伽……”陛下还在费力一言。
皇后与陛下对视一眼,示意陛下不要再言,进而委婉言道,“陛下孝敬父皇,天下珍稀之物都应奉孝道敬献于父皇,何况一个宫女。儿臣今日就调了思伽到太极宫伺候就是。”
我眼前只有一阵眩晕,哪知道突然竟有此横祸。此处自然没我多言的脸面,我只默默的闭上了眼睛,忍住满盈的泪水。
我跟随陛下和皇后走出殿来,皇后回身向我,“思伽,宫女调配,亦是寻常事。这也是无法。你且收拾收拾,今日就去太极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