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第一书局(12)

作者:夭野

  这三本是她想看的,这样一来,温知著可能并未选自己需要的书,她着实有些不好意思。

  “不用了,你不是想看吗?正好可以借给你看。”

  赵婉怡意外抬头,定定看着她,良久方回:“谢谢温同学。”

  “不客气。”温知著微微笑,瞥了眼桌上的笔墨纸砚,手蓦地就酸疼了。

  “那个……我第一次来昭文馆,我想去四处看看。”

  “……好吧,你去吧。”

  沾了对方的大光,赵婉怡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算了,她写快些,替温同学多抄一些。

  如释重负的温知著在昭文馆逛了起来。

  说是逛,其实不一会儿,她就把整个馆看了一遍。

  因为,昭文馆只有一层,一排排书架立着,前面几排摆满了书籍,她一眼扫过去,全是令她头疼的书。待转到后面,书架越来越空,零星地摆着几个孤本,缺张少页,很是可怜的模样。

  一番浏览下来,温知著只有一个感受。

  这个最大的藏书中心,未免太惨了些。

  她有点无法想象,其他地方该是怎样的一种惨状了。

  肯定不忍目睹。

  心中正腹诽无数,那一个个抄书的身影跃入眼帘。

  艰难如斯,仍不舍热爱。

  温知著一阵无言。

  那道难受又心酸的情绪,复又冒了出来。

  也许……

  她摇摇头,回到座位上,恰好看清赵婉怡的模样——鼻尖冒着层细密汗珠,眼睛却分秒没离开书本,手下动作飞快,留下一道道清晰笔墨。

  之前被她甩出脑海的想法,再度探了头。

  温知著张张嘴,终是问道:“为何……大印的书这么少?”

  赵婉怡听到问题,暂时停笔,歪头思忖,困惑反问:“书……少吗?”

  温知著:“难道不少吗?”昭文馆里最多的也是四书五经,没别的啊!

  赵婉怡:“不少了,我小时候,四书五经都不全,多亏了当今圣上,我长至今日才能看到这般多的书。”

  然后,温知著这个外来户,从旁人口中听到了他们温家的建国史。

  大印朝初立七十年,截至目前为止,共有五位帝王。其他四任帝王,说是穷兵黩武也不为过,因而朝堂内外重武轻文,文官地位低下。

  也是她爹登基后,朝廷大趋势向文,文官地位开始提高,科举制度再度恢复。而且,大印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百姓温饱没有问题。生活富有余力的时候,自然追求些旁的,那么,读书成了大多数的人选择。

  对百姓来说,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对勋贵而言,读书亦可改变命运。

  这会子,谁要是没读过几本书,姑娘公子说亲也会被歧视。

  “……有个王家公子不爱读书,本来定好的亲事,就给退了。”

  “……”

  温知著无言,她倒真没想到。

  赵婉怡讲完故事,提醒道:“温同学,这本书只有昭文馆有,若是这回错过,怕得再等半年。”

  “哦,好。”

  温知著答应着,但她觑了眼书名,脑袋又痛了。

  《中庸十解》……她宁愿再等半年。

  何况,她现在也静不下来。

  有一个事情,突然迫切地想搞清楚。

  她问:“除了这些四书五经,你没想过看别的书吗?”

  赵婉怡:“想过,前几日的《离骚》就很好,我已看过两遍,准备再看第三遍。”

  温知著脸色颇有几分一言难尽:“……不是,就是别的,不是《离骚》这样的。”

  赵婉怡不解:“那是什么样的?”

  “嗯……可能就是,一些不像是考试的书,比如打妖怪、圣贤人物小传、地方游记啊之类的。”

  温知著斟酌着给出回答,边观察着对方的反应,怕万一接受不了的话,她就打住不提了。

  谁知,她报一个,对方的眼睛亮一分,待她说完三种,赵婉怡眼底的渴望已是想忽视都难了。

  “温同学,请问你有这些书?可以借我看看吗?”

  赵婉怡语气迫切。

  “我一定会好好爱惜的!决不弄脏弄破!”

  温知著:“……”这个话似曾相识。

  “你愿意看这些书?”温知著不确定,“你会不会觉得这些不像四书五经那般正经……”

  她有过怀疑,一个朝代只有这几种书,可能是朝廷限制,不许百姓看;也可能是本身文化的贫瘠。她听完温家的建国史,以及温宏毅的举措,觉得文化贫瘠的可能性大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