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女相(796)

作者:晢晢

“届时王世充得不到救援,自然会向我们投降。”

“说得那么好听。”李元吉鄙夷地看向李世勣:“别忘了,对方有三十万人,我们只有十万人,分去一部分兵力围攻洛阳,去攻打窦建德的兵力就更少了。

“这样少的兵力,如何能打得过夏军?”

顿了一下,他又强调道:“这一次,窦建德出动的都是精锐。”

“以少胜多的仗,我们打得还少吗?”程知节语气淡淡,却把李元吉怼得哑口无言。

齐王府车骑将军张达见李元吉吃瘪,立刻进行反驳:“打仗不是凭借一腔孤勇就能打胜仗的,我们必须认清情势。

“如今的情势,郑军和夏军联合,不是我们能抵挡的。”

“你这话我就不同意了。”段志玄立刻反驳:“还没开始打呢,你就认输了,未免太没骨气了。”

接着,持不同意见的两方进行了激烈的争辩。

直到最后该说的都说了,辩无可辩,他们齐齐将目光投向了元帅——李世民。

他们只能提意见,最后决定权还是在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从长安出发的那一刻起,就在心中立誓,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把洛阳攻下来。

然后再征讨窦建德,助父亲统一天下。

如今窦建德不好好地呆在河北,却跑来援助王世充,李世民不禁感叹这是命中注定。

老天都在帮他,想让他一次消灭郑、夏两大政权。

只要消灭郑国和夏国,大唐统一天下,就指日可待。

所以,李世民是赞成李世勣等人的意见,他说:“洛阳已是孤城,胜利在望,怎能放弃?

“李世勣、郭孝恪他们说得对,我们应该兵分两路,一面继续围困洛阳,一面攻打夏军。”

听见李世民的决断,刘德威等人立刻反对。

屈突通也说:“我军长时间作战,早已疲惫,洛阳久攻不下,士气也大不如前。

“而夏军是以逸待劳,兵力强盛,又携新胜之余威。

“相比之下,我军两线作战,兵力悬殊,实在没有取胜的把握。

“不如暂时退守新安,等待敌军兵疲气躁,再伺机而战。”

李世民沉默了。

经过前年夏军把李神通率领的唐军打得一败涂地,他不得不承认,河北自古多豪杰,夏军的兵力绝对不容小觑。

而这一次,窦建德几乎出动了他全部的精锐,所以,唐军多数将领都感到不安,甚至是恐慌。

如果失败了,那么这几个月来的辛苦战斗就白费了,到手的胜利果实也会被人摘走。

李世民心中很清楚,在大部分将领官员的反对下,他退守新安,父亲绝不会怪罪他。

但是,如果胜利了,那么他一战平定了河北、河南,就为统一四海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会在他征战生涯当中添上璀璨的一笔,同时他的声望和地位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胜利的战果如此诱人,让李世民不得不心动。

他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掷地有声:“洛阳城中粮食告罄,将士官民离心,王世充已如困兽,我军不必再奋力攻城,稳坐城下就能胜利。

“如果我们抢先攻占虎牢关,就能抵挡住夏军,不出旬月,王世充必定投降。届时我军士气大增,就能一举攻克夏军。

“所以占据虎牢至关重要,我们必须立即行动,抢占虎牢关。”

屈突通见李世民还是坚持要攻打夏军,立即劝说:“元帅,请三思啊……”

“吾意已决,不必多言。”李世民打断他的话。

李元吉不怕元帅的威严,在屈突通不敢言的情况下,他依然开了口:“二兄,你不要一意孤行,万一失败了,这个责任你承担不起。”

李世民看向他,表情肃穆:“若是失败,我一力承担。”

见李元吉张开嘴巴还想说话,李世民冷声道:“洛阳不破,绝不回师,谁再敢言班师回朝,一律斩首。”

李元吉:“……”

第570章 挫其锐气

在李世民严酷的军法下,众人不敢反对他的决定。

于是,李世民重新部署兵力,留下李元吉和屈突通等部将继续围困洛阳,他则亲率四千骁勇将士,前往虎牢关。

王世充站在城墙上,看见唐军的行动,心中起了疑惑,但不敢出城交战。

而李世民率军过北邙山,至河阳,取道巩县,进逼虎牢关。

彼时,镇守郑州的是郑国荆王王行本,他手下司兵沈悦听闻李世民率军前来,悄悄地派人去唐军营地,请求投降。

李世民大喜:“真是天助我也。”

他立即让沈悦的人带话回去,接受沈悦的投降,并让沈悦作为内应,配合唐军行动。

当晚,李世民派左卫将军王君廓和程知节带兵攻打虎牢关,沈悦作为内应,积极配合,唐军顺利攻下虎牢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