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女配当自强(209)
八年后小菊参加高考如愿以偿到平城来读大学,这样她第二次来到了平城二伯的家。想起多年前自己的愿望,小菊并不觉得可笑。
人生不就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吗?自己的第一个心愿已经实现,现在要努力过上好日子!小菊在心里许下第二个愿望,二伯娘不是说了嘛,人生得有规划,不偷不抢努力为自己过上好日子而奋斗也没啥可丢人的!
这些都是题外话,李春兰在平城过了年后,两口子把女儿送进了大学后,又去小翠的卤味店帮了几天忙,就学会了做包子,炸油条,煮茶叶蛋,煎生煎包。
这次到平城来让李春兰大开了眼界,她意识到做生意比在老家种地赚钱的多。于是李春兰悄悄的和小翠说,准备回老家就带着三个孩子进城,孩子们都去城里的学校读书,她就开个小吃店卖早点。县城里面卖米粉的多,但是卖包子油条的人少,而且那几家做包子的都不好吃。
小翠想不到李春兰思想转变得这么快,她当然巴不得大哥大嫂一家日子越过越好,她知道大哥所在的纱厂以后都会破产改制,大嫂如果能把生意做上路家里也就不需要靠大哥一个人了。
于是小翠建议大嫂把店子开在学校旁边,品种多样化一些,热天还可以卖冰棍甜酒,学生们的钱是最好赚的。小翠担心李春兰没有本钱,主动说借钱给她。
李春兰拒绝了,说这几年帮着娘家卖茶叶也分得一些钱,这些钱她都存着一直没用的,现在正好可以拿出来开店。
方光辉得知大嫂要带着孩子进城做生意,专门给县城的战友李前进打了电话,麻烦他帮着解决一下三个孩子读书的问题。
李前进拍着胸脯答应了,不仅帮着给三个孩子办转学,还给李春兰找了门面房,又让自己老爹给方光明解决了个家属房。虽然是平房,县城的职工都嫌破旧没人要,但胜在宽敞,方光明仔细拾掇后一家五口住着也挺好。
五月,小翠接到李春兰的来信,说自己的小店生意挺好,每个月能赚大几十块钱,虽然辛苦点,但是心里高兴。三个孩子也听话,做完作业都会主动来帮忙,方光明也不用骑几个小时自行车回家了,下班就来帮忙,一家人挺和乐的。
唯一就是担心小冬的婚事,想请方光辉帮着在部队介绍一个,合适的话就嫁了,毕竟小冬年纪不小,今年已经二十四了。
小翠仔细问了小冬的意思,她原以为小冬会想找个有共同语言的同学,谁知小翠一问,小冬也愿意找个部队上的军官。
现在穿军装的都是丈母娘眼里的好女婿,小翠拍拍脑袋觉得自己是日子过糊涂了,现在才76年,部队里的军官可俏着呢!
靠方光辉介绍是靠不住的,男人和女人的眼光可不一样,小翠拜托张嫂子帮介绍一个。小冬虽然年纪大点,但她是师大的大学生,身材苗条,眉清目秀,个人条件还挺不错的。
张嫂子很快就帮小冬介绍了个某营的营长,家里就是平城的。两人一见面就看对眼了,很快就谈婚论嫁。到年底小冬放寒假时,两人的结婚证都扯了,就等方光明一家来平城参加婚礼。
小翠想不到小冬的速度如此之快,心想明年估计自己可以当外婆了,真是坐火箭都跟不上这些小年轻的脚步啊!
第105章 完结+番外
76年的春节, 方光明一家又齐聚平城,去年是送女儿读书,今年是给女儿送嫁, 三个孩子一放寒假,李春兰就带着他们过来了, 主要是想给女儿添点嫁妆。
方光明要腊月二十五才请得到假,到时他和金花婶,二叔还有田金玉、方铁柱一块来,金花婶一家是受小翠邀请过来的。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小翠为人处世的原则。刚穿过来时金花婶一家的关心和帮助, 她从未忘记, 大嫂来一趟平城开了眼界后解放了思想, 小翠想田金玉也能受到启发。
小冬的婆家是老平城人, 家里一大家子六口人挤在半个四合院内四间半房里。四合院的另一半属于他大伯家,就是祖传的院子平分给了两兄弟。大伯家人口也多,所以一个院子闹哄哄的。
“刚去他家一点都不习惯,我还以为所有的四合院都像婶婶家这么干净呢!”小冬现在想起来丈夫黄建刚家里的厕所还心有余悸,她宁愿去老家乡下的茅厕也不愿去他家的厕所。
“幸好部队有宿舍,你不用和他们住一起。”李春兰安慰女儿。
按照习俗, 黄建刚偷偷给小冬送了六百块的彩礼, 婆婆给了一对银手镯。李春兰把彩礼钱收了,手镯让小冬收着。
等小冬不在时,李春兰偷偷的和小翠说,“小翠,我今年做生意也攒得点钱,小冬他外公和舅舅一起送了五百块,加上小冬给我的六百块, 你看我给小冬买个院子当嫁妆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