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子荣华路(750)
刚见着这位于大人时,对方的态度还算和蔼。只是这后两句,却是对他的警告。杜尘澜之前打听过这位于大人,这些年为官的口风还算端正,并非小人。
他唯一能想到的,是已经有人在这位于大人面前搬弄是非,告了他的黑状。因为刚才他明显已经能感觉得到,对方这几句不是一般的告诫。说得很是郑重,就是冲着他来的。
于晋升闻言眯了眯眼,这是说若惹了别人的不快,也不是他主动挑起的?好一张利嘴,于晋升又重新打量了杜尘澜一番。
“这两日本官让刘孔目带你熟悉一下翰林院,至于差事,等过两日再布置。你才刚入翰林,有些差事还得找人指点你。”
于晋升不打算为难杜尘澜,皇上已经摆明了要重用杜尘澜了,他何必与杜尘澜过不去?
他虽是太子近臣,但也只是正五品。杜尘澜得了皇上的青眼,日后前程差不了,他可不想给自己树敌。朝堂中的是是非非,他一个五品小官掺和不了。只要无人将火引到他身上,那就与他无关。
“多谢大人指点!”杜尘澜见于晋升端茶送客,连忙出告辞。
他甫一出屋子,就看见一名身着绿袍的男子正站在屋外看着他走出来。
杜尘澜看了一眼对方的官服品级,不是九品,就是不入流,想来这位就是于晋升口中的刘孔目了。
“下官翰林院孔目刘攥见过杜大人!”刘孔目见着杜尘澜出来,立刻上前行礼。
刚才匆忙瞥了一眼,一声青袍穿在对方身上,却衬得对方肌肤白纸若曦,潋滟的眉目如朝阳照射下的湖光山色,令人炫目。
这杜大人果然如传闻一般,是个好相貌。只是瞧着眉眼有些冷峻,不好相处的模样,他心中不禁打起了鼓。
“原来是刘孔目!”杜尘澜微微一笑,也打量了一眼此人。年过三十,脸颊圆润,肌肤白皙,笑起来脸上还有一对酒窝,让人观之和善可亲。
“之前大学士于大人吩咐过下官,说是这两日由下官陪您熟悉一下翰林院,下官便在此候着。”刘孔目见着杜尘澜语气和善,态度也算和蔼,终于松了口气。
“有劳了!”杜尘澜点了点头,这翰林院大大小小不少官员,这两日必然是要去走访一番的。
“您应该还未去自己的班舍吧?下官先带您去班舍看看吧?”
杜尘澜跟着刘孔目往自己日后办公的地点走去,一路上他问了不少问题,对方都耐心解答了,对他也算热忱。
“您现在所在的班舍中有两名修撰大人在了,咱们翰林院之前散馆,没留下多少官员,目前史官修撰就只有您和王大人、付大人。您三位暂且安排在一间班舍,不过那班舍很大,不会妨碍您和两位大人做事。”
许是见杜尘澜有些好说话,这刘孔目便比之前少了些拘谨,话也多了些。
杜尘澜从他的信息中听出了两个信息,三人一间班舍,不管多大的屋子,日子久了,难免会有些矛盾。
第六百二十一章 上任2
修撰最主要的任务为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讲经颂史,草拟文稿等,都与史书和卷宗息息相关,平日里查阅的书籍不会少。如此一来,三个人一间屋子,也不知能不能铺展地开。
既然这位刘孔目这么说,那便说明已经有人介意此事了,否则不会单独提出来解释一番。
只可惜他们只是从六品,还不到单独分一间班舍的资格。
且刘孔目说翰林院修撰目前只有三人,可翰林院修撰的事务不少,难道仅仅靠他们三人?那任务得多繁重?
对于另外两个同僚,杜尘澜在来之前已经打探过二人的家世。
王林芝祖上是书香世家,祖籍在汉道府,说来与靖原府也不远。原先还是当地望族,只是后来有些没落了。
如今在朝为官的王氏族人,也只有一位外放在西娘府,任知府之位,这是族中三代以内唯二出息的两人了。在汉道府,王氏家族早已经从书香世家除名了,不过是顶了个名头。
至于品性,杜尘澜觉得在接触之前,还是不宜多下定论。
另一位名叫付原,祖籍江南应江府。家境殷实,祖上曾是耕读传家。听闻良田百亩,家中还有个小小的榨油作坊。
“这两位大人在翰林院的资历不浅了吧?本官乃是新晋官员,日后还得虚心向他们求教才是。”杜尘澜不经意地问道。
“王大人是三年前升任的,之前乃是翰林院检讨。当年他是二甲进士出身,三年之后散馆成了检讨。上次翰林院再次散馆,因平日里引锥刺股、兢兢业业,差事上也很妥帖,这才连升两级,成为了修撰,当真是一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