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娇娘在古代发家史(46)
宋娇对张皓灵道:“富户不愿出粮食也是情有可原,城里起码十数万人,哪怕是光喝粥,看这洪水退下去也得半个多月,若是我也怕是不敢捐,只怕洪水退了富户也变贫民了。”
张皓灵道,“待百姓没吃的了,怕是会乱起来。”
宋娇道,“为何郡守不开官府的粮库呢,不是有储备粮吗?”
吴铁臂道,“若是没有朝廷的手令,官粮仓是万万开不得的,私开粮库是要抄家灭族的。且夏粮刚收完,乡绅富户手里是有粮的。”
宋娇道:“那韩郡守跟富户借粮呢?”
众人哄堂大笑,道:韩郡守只怕倾家荡产也还不上嗷,
“那若让各村里正统计好自家村民半个月的粮食用量,让他们自己报个数`分配下去,若自己提前吃光半月的粮,就活该饿着。衙门统计后向富户借粮,待明年收粮后便交由官府再还给富户呢?或到时用银钱抵扣粮呢?如此这般,如果你是那些富户会不会借呢?”宋娇一番剖白道。
众人齐呼此良策甚好!城中富户谁也不敢冒着被抢光的危险惹犯众怒。
于是吴铁臂便要去衙门拜见韩郡守,宋娇不愿意露面,只说让张皓灵代言便是了。
宋娇又与张皓灵偷偷道,“可让郡守夫人召集富户家妇人们捐粮,在衙门口立个功德碑,按所捐数量排名,日后郡县志里便世代都记得她们家这次的功德。”
张皓灵眼神冒光的看着宋娇,只觉得这姑娘的眼睛真好看,怎么就聪慧呢。
吴铁臂带着张皓灵赶去衙门,韩守诚正与手下们开会商议如何借粮,众人议论纷纷却是没有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府城里世代姻亲盘错,都是有攀扯的亲朋好友,谁也不愿意自家亲友倾家荡产呀。
待张皓灵道出征粮的良策后,众人都是齐声夸赞办法好,有借有还`官府担保,便群情激愤争着去找富户商议。
张皓灵又与韩郡守献策,将郡守夫人出面邀请各家夫人`认捐留名事项细说一遍,喜得韩郡守立即赶往后衙找夫人商议去。
乡绅富户们在有借有还的担保后愿意捐粮,但自家夫人回来后说道刻碑留名的事,便纷纷赶往到衙门里,争着跟韩郡守报告自家愿意免费捐多少,又借出粮多少。
最后府丞与文书根据衙役们与各村里正统计来的数据后,发现竟然富户捐的粮食比要还的粮多了许多!
韩郡守兴奋不已,抱着夫人在后院转圈圈举高高。
如此府城便各安其职的安顿下来,偶有闹事的,便被衙役立即镇压或关起来。
待几日后府城暂时安定下来,韩郡守便点名要张皓灵来府衙面见。
第23章 鸿鹄之志,灾后安置
韩郡守正在后衙书房看文牍,听下人来禀客人到了,起身亲自出门相迎。
张皓灵见到韩郡守便要行大礼,韩郡守忙上前一步端住他的胳膊。
“免礼免礼,张公子是我的福星呀,莫要理会这些繁文缛节。快与我一同进屋,我们坐下好好聊聊。”
韩郡守待丫鬟上完茶,端起茶杯细细的问询张皓灵故土哪里,如何做了吴铁臂的徒弟,又是怎个奇妙思维就能想到如此济世良策的。
张皓灵听闻韩郡守是个干实事的好官,原本心里就很是敬佩。便把自己的出身以及拜在吴铁臂门下的缘由一五一十的倒落个干净。
韩郡守便勉励他英雄不问出身,又夸赞他素有鸿鹄之志将来必成大器。
张皓灵起身拱手道:“不敢当郡守大人的夸赞,只是小子自小便好动喜欢看游记,素盼有朝一日能走遍我九州大地。只是家奴身份实在不便这才赎身。至于此次良策一事,回禀大人,小人不敢冒领功劳。实在此计乃是小人朋友的想法,她是个姑娘家本不愿抛头露面,便委托小人来与大人献策。若不是大人爱才又广纳良言,即便有良策又如何能帮到百姓?这也是我等的福气。”
韩郡守摸着下巴连连点头,感叹这个少年为人踏实不贪慕虚荣是个难得的人才,便又询问他自家对灾情有何独到的见解。
张皓灵沉思片刻道:“大人若是问小子的想法,小子便随便说说。”
韩郡守直言让他放心大胆的说,若有不妥都是两人私下言语,不用有所顾忌。
张皓灵语调沉痛的道:“眼下府城的危机暂时解除,可待洪水退去后,小子担心会有更大的麻烦。”
“哦,张公子你快与我说说何为更大的麻烦。”
“大人您看,待洪水退去后,自上游而来的牲畜家禽尸体自然顺水流而下滞留我郡,若不及时打捞掩埋恐怕会造成瘟疫。小子在北地游历时,当地牧民在牲口病死后会立即焚烧或者远离水源掩埋,为的是害怕瘟疫滋生。洪水过后井水河水定会受到污染变的浑浊,恐怕百姓不知照旧日常饮用,此水有疫毒极易染病。小人在外游历时,见人把浑浊的水用明矾浸泡几个时辰,便会使泥水沉淀,待水清后再烧开饮用便无大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