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黑科技大佬你不早说!+番外(57)

作者:量子星星

到这里,似乎离目标更进一步了,楼清焰却愈加绝望。因为这个量子标尺,根本就不可能找到。

量子标尺的作用是帮助决策,它坍缩的方向直接决定输出的行为值。对于真人来说,量子标尺等同于一个概念,就是人类的思想。

试问,如果顾长熙的量子标尺是一个随机的、外置的存在,那它输出的行为,还是顾长熙自己的行为吗?

人类的量子标尺,似乎只能攥在人类自己手里,不可能从外界任何一个地方找到。

就算去问问星际时代的机器人,谁愿意把自己的量子标尺交到别人手里?

以上还只是概念性困难,物理性困难连讲都不要讲,楼清焰一往这个方向去想,都觉得是在笑话自己。

地球上根本还没有成熟的量子计算机啊!

要想建立全面的行为域,量子标尺上必须叠加一个堪称恐怖的数值!地球能同时构建的量子比特还不到一百个呢!这是在开什么星际玩笑啊!

事不可为,事不可为!

那天晚上,楼清焰实在打算放弃这个方法了。

因为想得太累,他随便点开一首顾长熙以前的歌,躺在一片黑暗里静静地听,企图放空思绪。

可是,听着听着,他怔住了。

莫名其妙的,在顾长熙的歌声里,他回忆起了小时候的一幅画面。

“我能听懂他,我完全能听懂他!!!”他抱着顾长熙的专辑,站在一群少年里骄傲地宣布。

“我也能,我才是最懂他的!”

“你们都让开!我都和他合二为一了好吗!”

……

一个匪夷所思的、天方夜谭的、堪称疯狂的想法,不可遏制地占领了他的脑海。

你是否有过那么一个瞬间,发现自己的心灵,与另外一个人无限的贴近?

你感受到了他所想的、他所追求的、他所执着的,你理解了他,你懂得了他,你们的思想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共通共鸣。

哪怕只是一个瞬间、哪怕只在一个细节,哪怕对方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你一定会有的。因为这就是只有人类才拥有的——理解、共情、和爱的能力。

十年过去了,这世上依然还有对顾长熙念念不忘的人吗?他们还记得当年听懂顾长熙的感受吗?他们还能以爱作为纽带,将自己与顾长熙连接在一起吗?

他们还愿意回忆起当初那种那种热爱,愿意全力以赴地去理解顾长熙,去听懂和贴近他吗?

人类本身已经是最精密的量子结构,歌迷们各有不同的想法,他们的基数足够满足量子标尺的多态叠加。

只要顾长熙愿意,只要歌迷愿意,只要他们的心灵与顾长熙足够贴近,只要将他们的脑电波进行实时统合、实时演算……

那么,顾长熙的量子标尺——那种不可能存在的量子标尺——也就找到了。

一个从遥远星空穿越而来的超前算法,一个渺小地球生命的梦想,一群满怀挚爱的粉丝,他们能够产生多么神奇的有机结合?

谁都不知道。

所以楼清焰说,顾长熙需要一个小小的奇迹。

顾长熙花了整整两个小时,才听懂他所讲的概念。

他为那种扑面而来的浩瀚宇宙和人文情怀震撼得无以复加。

不管这个办法行不行得通,他终于明白了,这世上真的有种东西,可以拆除一切不可抗的外力,可以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如果科学技术不行,就再加上爱。

第28章 鬼畜前奏

逻辑捋通了, 执行起来却依旧困难。

首先是收集顾长熙对一首歌的所有意念,建立行为域。再将粉丝群体作为量子标尺,从行为域中选择一个值。这个值输入电子声带, 就可以控制某一个发声细节,所有发声细节组合在一起, 就完成了唱歌的过程。

顾长熙的意念决定了行为域, 粉丝对他的理解决定了量子标尺,两者共同参与决策, 才能最终选出歌曲的唱法。

顾长熙的意念越强烈、粉丝对他的理解越贴近, 歌曲就越接近他本身的想法。

意念的强度决定了行为域的可用性。如果意念不够清晰, 会导致行为域误差过大,每一个行为区间大小都差不多,被选择的概率也差不多。这样根本不是唱歌, 只是随机声音合成。

所以,在正式唱歌之前,他需要先把这首歌在自己脑海中演唱无数遍, 直到意念无比强烈,机器能够建立准确的行为域为止。

这一个极其枯燥乃至于恐怖的过程, 意味着他从这一刻起必须时时刻刻活在自己脑内的音乐声中, 哪怕听吐了唱吐了,也要强按着自己, 把这些歌声烙进灵魂。

顾长熙听了,反而笑着写道:“有什么不好?别的歌手是从丹田发声, 我可是从灵魂里发声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