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有田有点闲(1521)
这般通透的人,就是多少比她年纪大,地位比她高的,都做不到她这般行事清明果断,实在不像是乡下出来的姑娘。
不过王永珠这话说得有理,若真王永珠他们有事,他们杜家不会袖手旁观,可宋家,他们还是要敬而远之的。
这话,就算王永珠今日不说,他也打算抽空跟宋重锦婉转的提一下的,没想到倒是王永珠自己先说出来了。
也就点点头:“你师兄我都明白!你们自己在这府里也多留心些。还有妹夫的脉象,并没有我说的那么可怕,也就是这些天劳累了,我开的方子是温补的,吃两剂也无妨。”
王永珠当然知道宋重锦的身体没问题,在荆县的时候,有杜太医在,大病小病,什么陈年暗伤啥的,都被调养过了。
先前杜仲景说,她就知道这是师兄唬人的。
因此笑眯眯的点头:“我知道的,谢谢师兄!”
杜仲景这么说,自然是为宋重锦好,她又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
说完正事,王永珠就道:“大师兄今日来了,正好见见我娘。”
说着让人去请张婆子去。
张婆子在屋里折腾了半天,寻找合适的见面礼,要么不合适,要么她觉得太简薄了。
要知道,杜太医和齐夫人对自家闺女和女婿,那真是当亲生的一般看待,她可都看在眼里。
这做人嘛,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
第一次见杜太医的大儿子,她出手自然也不能太寒酸了。
翻捡了自己的私房半日,只觉得都不合适。
还是吴婆子提醒,那宋五不是刚送来几个匣子么,看里面有没有合适的?
张婆子一拍大腿,差点把这茬给忘记了。
把那几个匣子打开一看,一个匣子里装着一小匣子小金元宝,金灿灿的十分可爱。
一匣子的珍珠宝石,红的绿的黄的蓝的,耀眼生辉。
最后一个匣子里,倒是有好几块成色极好的玉佩,张婆子自从到了京城后,就看到这京城的好多看起来文文弱弱的读书人或者有钱人,都会在腰上挂上这个。
就连自家女婿重锦,到了京城后,也不能免俗的在腰上系上这个,听说这一小块玉佩,好一点的,就是好几百两银子呢。
好多还是什么古玉,那更是价值连城。
张婆子实在搞不明白这些城里人,这么贵的东西,不好好收着,挂在外面也不怕被偷了或者撞缺个角什么的,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看这匣子里,有羊脂白玉的,这个张婆子认识,还有黑色的,碧色的。
张婆子扒拉来半日,就瞅准了那羊脂白玉的,高氏不是送闺女一对也是这个色的玉镯子么?老值钱了,不然那国公府的大小姐,能为了一对镯子还闹起来?
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张婆子捡出那块羊脂白玉佩刚拿在手里,就听到闺女那边来人请她过去。
整理了一下衣裳,张婆子捏着玉佩走过去。
互相见了礼,张婆子就笑着:“大侄子,这第一次见面,我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我看你们城里男人都喜欢腰里挂个东西,这个你拿回去挂着玩去。”
说着塞过玉佩。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心
杜仲景在皇宫大内,什么奇珍异宝没见过,加上知道张婆子家的底细,又听张婆子这般客套,也就没太在意,长辈赐不敢辞,想来也不过是个小物件。
也就躬身接过来一看,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了,这可是极为上等的羊脂白玉佩,看这雕工,这刀法,还有那玉佩边缘不起眼的落款:子风,这不是前朝有名的玉雕大师子风大师的作品吗?
子风大师的作品盛名累累,只可惜他英年早逝,他死后,无人能继承他的刀法,从此成为绝响。
世人皆以拥有一件子风大师的玉器为荣。
如今一块小玉佩,都价值百金,更何况这巴掌大的玉佩,先不说这刀工,就这玉都价值不菲。
若是碰到那种子风大师的疯狂收集者,这块玉开价千金说不得都有人抢着买。
因此杜仲景在确认后,立刻十分谨慎的将玉佩放在了桌子上:“这太贵重了,小侄不能收!”
杜仲景估摸着王永珠和张婆子不知道这玉佩的真正价值,忙解释了一遍,最后才道:“这玉佩实在太过贵重,恐怕你们也得来不易,还是好生收着的好。”
张婆子一听说自己随手选的一块玉佩,居然价值千金?顿时手都哆嗦了,脸都白了,还尤自强撑着。
王永珠见张婆子这样子,就知道吓到她了。
安抚得拍拍张婆子的手,:“师兄,这是我娘的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当初师父和师娘给我的见面礼可比这贵重,我可没跟他们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