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凶手(387)
一直等到快入夜了,才有个面生的小捕快化作租房人,过去敲了中人的门,其他人则回客栈等消息。
直到戌时,小捕快才回来,这会儿李啸面前已经摆了小山一样的鸡骨头。
“怎么样?”
小捕快先灌了几口水才兴奋道:“有谱!”
中人后来问的那几户都是知根知底的,有的是为了考学,有的是拖家带口的老实人家,他先把之前的说词来了遍,又旁敲侧击的问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动静。
大部分人都说挺好,只有那家准备考秀才的书生迟疑了,说他每日都苦读到深夜,一般那时候大家都睡下了,可他却时常听到隔壁有动静。
中人这才拿出画像来看,问他有没有见过这个人,是个流窜各地的采花贼。
那书生倒罢了,他娘子吓得够呛,说月前还曾与这人说过话!
“西迟说自己姓曾,来看朋友的,因他生的不错,举止也得体,那书生娘子也没往别处想……”
作者有话要说:久等啦!唉,扁桃体发炎化脓也不是一天能好的,吃着药呢……话说我都好久没出扁桃体问题了,可能跟最近睡眠不足和喝水太少有关系,北方地暖本来就干,两边一折腾就酱婶儿了。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啊,小毛病也很折腾人的!
第110章 失窃(七)
之所以选择先说西迟是采花贼, 是大家根据经验商议后的决定。
人都喜欢趋利避害和看热闹。
打个比方,如果试图在大街上请民众帮忙拦住一个人,大喊“抓杀人犯”和“抓小偷”的结果肯定不一样, 绝大多数普通人绝对会本能地避开前者,因为他们觉得有危险。
同样的道理, 如果言明西迟是个骗子, 没上当的人第一反应一般会是“与我何干”呐?那些上当受骗的咋那么蠢?换我肯定没事儿……
比起帮助办案, 恐怕看热闹的心更多些。
根据那小夫妻俩的回忆, 连同西迟在内那伙人大概有三四个, 但具体人数却不清楚。来住了有小半年了,平时不怎么交际, 也很少出门。几家邻居都觉得有点怪,但毕竟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左右与自家无干, 理他作甚?也就没太在意。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越是大地方,人情味越淡薄。
书生说隔壁院子平时都没什么动静的, 只是偶尔半夜略热闹些,好像会有人凑在一起低声说话,隐约有行走间东西摩擦、磕碰的声音。
也不知他想到了什么, 脸色有点难看, “采花贼为何如此神秘?该不会……”
先奸后杀吧?
中人这才引出正题, 只道绝对没有的事儿,不然衙门也不会放任他们流窜至此, 只是除了采花外,偶尔还干些骗钱的事。
一听这个,那小夫妻俩果然没什么额外反应, 鄙夷多过同仇敌忾,只嘟囔几句不成体统便罢了,又很快将关注点转回采花贼上。
骗钱跟他们有啥关系,被骗是那些人蠢呗!
去跟中人接触的小捕快继续道:“如今书生那家对西迟他们可谓深恶痛绝,只盼着早日将采花贼擒拿归案。那娘子也愿意配合,说若是什么时候再听见动静,早起出门买菜的时候就包一块红头巾。”
现在西迟不在,实施抓捕的话就意味着至少有一名嫌疑人漏网,而且谁也不确定赃款在哪里。万一同伙拒不交代,西迟听到风声后选择携款外逃,或是干脆就地挥霍怎么办?
所以最好还是一网打尽。
李啸和冯三两拨人分别向自家大人汇报,都得到了“按兵不动,许便宜行事”的答复,于是漫长的蹲守开始了。
度蓝桦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了解了他们接下来的行动后还感慨了一回。
其实刑侦人员的日常生活真的没有影视剧中演的那么惊险刺激,高光时刻不过百分之一,剩下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在忙活鸡毛蒜皮和各种沟通、扯皮,还有大概不到百分之二十的生命就耗费在漫长且枯燥乏味的蹲点。
尤其在没有监控甚至是任何电子设备的古代,想定位一个人真的太难了,为了不打草惊蛇,你甚至压根儿不知道对方究竟会不会来!
可除了等,眼下还有更好的引蛇出洞的法子吗?
没有。
因为不确定西迟什么时候来,而天气却渐渐冷了,在外面负责蹲守的几个人就很遭罪,最初有人提议要不就直接往附近几家百姓家中插个人,对外宣称是老家亲戚
但经过大家的反复斟酌,还是放弃了。
罪犯落脚都是很谨慎的,必然会经过事先考察。那诈骗团伙已经在这里住了半年,虽然在外人看来没动静,但按照中人登门都被如此提防的情况来看,指不定早就把附近百姓家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