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18)
“这次出海,防备的就是海盗,站在最高点眺望敌情十分重要。早一刻发现敌人,我们就能早一刻备战,取得先机。”伏波答得理所当然。其实在仔细观察过船只后,她就明白了中国古代的船舶,为什么没有设置瞭望台的习惯了。
和西方的软帆不同,中国的海船使用的都是硬帆,在帆面上横着固定一排排竹竿,使得整个帆面成为一体,可以用简单的绳索升降。如此一来,硬帆能够承受八面来风,避免了西式软帆必须随着风势调整,需要大量滑索装置和人力损耗的毛病。但是相对的,帆的重量会直线上升,桅杆高度就会受到限制,且只有一条直上直下的主桅杆,没有西式帆船那种阶梯式的横向桅杆,自然就不能在两根横桅之间建立瞭望台了。
这么一根杆子,还要挂一个能四面转圈的大硬帆,根本没有设瞭望台的空间。伏波也是研究了许久,最终才在桅杆顶部设了个小平台,人爬上去之后,可以坐在平台上,用绳索固定身形,大致能保证安全。
不过这时再怎么介绍,也没实际演示来的直观。没有废话,伏波搓了搓双手,猛地抓住了主桅,飞快向上爬去。这动作吓了大家一跳,李牛已经叫了出来:“哎!伏小弟不可,太险了!”
这算什么危险?伏波没有理会他的大呼小叫,轻而易举爬到了桅杆顶部,先把固定绳拴好,这才反身坐了下来。桅杆高度只有七米,还不够三层楼呢,伏波怎么说也是在西式风帆船上操练过的人,更高的船桅也爬过,更险的绳网也攀过,就算如今体力还没彻底恢复,也不会怕这点高度。
坐稳后,她望着甲板上的众人,大声道:“看我旗号!”
喊完,伏波从腰间取下了两面三角小旗,挥舞起来。想让这群渔民掌握复杂旗号是痴人说梦,但是简单的示警还是可以完成。
挥动红旗,就是前方有敌人。左右挥臂是距离较远,没有进攻举动,上下挥臂则是敌船飞速靠近,挥舞的次数则代表敌船的数量。除此之外还有黑旗和黄旗,分别代表官船和未知商船。这样的旗语无法传达复杂信细,但是示警还是够用的。而接到了传令,配合甲板上的进退指示旗号,三艘船就能做出快速反应。对于民间私船而言,这已经是极为先进的联络手段了。
“是敌船!三艘敌船靠近!”李牛眯着眼瞧了会儿,就兴冲冲大声叫道,“吾等瞧见了!可是三艘敌船?”
他的嗓门可是练出来的,简直声震四野。伏波坐在高高的船桅上,看着又蹦又跳,大声呼喊招手的众人,也不由露出了笑容。
时间不等人,又多操练了几天,等林家的船配齐了货物后,三艘船就齐齐扬帆,离开了海岸。
第十章
硬帆船只有一根直上直下的主桅杆,没有大量绳索和横桅作为支撑,因而在航行时杆头的摇晃尤为剧烈。小小一块板子只够单人坐着,前无依后无凭,脚下就是大海风帆,如同飘在云端。
这么个瞭望台,若是换个人说不定已经吓的面无人色,伏波却全不在乎,只盯着遥远的海岸线,怔怔出神。
这个高度是看不清海岸线全貌的,没有可靠的观星手段,更没法测量准确的经纬度。在出行前,伏波就仔细打听过航行的路线,也知道番禺和合浦对应的是现实中的哪里。然而知道归知道,她仍没法确定自己所在的是不是曾经那个世界,这条航道究竟能不能同记忆中那样,通往东南亚诸国,乃至穿越马六甲海峡抵达印度洋。
而现在,她乘上了一艘单桅的风帆船。只凭这个,能探索浩瀚的未知世界吗?
在桅杆顶端坐了整整四个小时,吹够了凉风,伏波才回到甲板,换人顶上。
刚刚担任船长的林猛显然有些焦虑,一见她下来就凑了过去:“咱们这次要绕远路,还会不会遇上贼人?”
上次林家的船遇袭,就是因为太靠近罗陵岛。因而这次他们的航线做出了改动,不再沿着海岸线前行,而是选择绕个大圈避开。如此一来风险肯定更高,但是相对的,被海盗发现的可能也会降低。可是即便如此,林猛仍旧放不下心。当日惨状在脑中萦绕不休,若是再遭遇一次海盗,林家村可就全完了!
“会不会遇上海盗是将来的事,现在你要做的是稳定军心,不能自己先乱了阵脚。”伏波微一皱眉,训斥了一句。
林猛怔了怔,倒是稍稍冷静了些:“恩公说的是,是我莽撞了。”
是啊,担心又有什么用呢?这次能做的准备都做了,而且他们可是有三艘船,虽说都不大,但也能称得上“船队”了。海盗是不会轻易袭击船队的,就算真要动手,也该攻打更大的商队,狠狠捞上一笔。他们这种小船队,没多少肉吃又咯牙,说不定就被放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