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83)
文岚也凑了过去,发现那坠子质地细腻,通透清澈,颜色非常重。
“师傅,这个,我也要了!”关博睿把坠子轻轻放在右手边,那里已经放着好几张古画。
文岚急得面红耳赤:“舅舅,我只是觉得那坠子有点奇怪,没说要买。小小一个坠子就要12元,太贵了。”
关博睿不以为意,继续看画:“那是清代宫廷出来的,佛手挂坠,用料上成,刀工精湛,完全值那个价。”
文岚踮起脚尖,也去看画:“板桥道人?这人是谁啊,名字好奇怪,这竹子画得倒挺好的,别有一番风骨。”
“郑板桥听说过吗?”关博睿查看着轴头部位的细节,随口问道。
这个文岚当然知道:“郑燮,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
“对,就是他,板桥道人就是郑板桥。”关博睿点了点头,把那画也放到右手边。
柜台里年轻的师傅迫不期待地展开另外两幅旧画:“李方膺的我们只有两幅,我们这还收到三幅金农和一幅汪士慎的作品,您要顺道看一下吗?”
关博睿拿手帕擦拭了一下手:“可以,麻烦您也一并取来。”
买古画居然像买白菜一样随意?
文岚在一旁,盘算了一下今天花得已经超千,不由得掐了一把自己的手臂内侧的细肉。瞬间,文岚嘴巴微张,双脚一弹。这痛感,让文岚不得不相信眼前的一切的确是真的。
想不到啊,舅舅居然如此深藏不露,私底下藏有这么多钱。
文岚背地里,摩拳擦掌,打算趁机狠狠宰一把。
待舅甥俩赶回新华书店,关博萱等人还遨游在书海中。
见到关博睿,关博萱举起一份期刊,兴奋地颧骨升了天:“哥,你知道吗?原来在1959年9月14日,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万次的快速通用电子计算机在北京试制成功了,其接近英国和菊刀国计算机的指标。去年4月,小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研制成功。哥,你说以后我们是不是就不用再用算盘计算弹道数据啦?”
“哪里的资料?”关博睿接过期刊,“如果厂里真的可以使用这新工具,大家的计算压力就大大减轻了,等你身体好一点,就可以回研发部工作了。”
计算机?历史上不是说当年的两弹是千人计算队伍用算盘打出来的吗?
我是谁,我在哪里?
文岚表示今天接受到的信息有点多,脑子暂时超负荷,目前处于一片懵的状态。
作者有话要说:计算机、算盘,那些都是真实史料记载的。
☆、忽入金山
晚上,关博睿进入如意门时,文岚依然满头问号。
关博睿第一时间蹲下,在资料堆里找出需要的文件,放入随身携带的文件包里,准备带出去复制、研读。
放好包,一转身,关博睿便直面一张大饼脸,猛吃一惊,整个人直接一屁股坐在文件堆上。定睛一看,原来是紧贴其后的文岚。
佛都有火,无缘无故被吓一跳的关博睿没好声道:“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呀,不知道人吓人、吓死人吗?再说,你这法宝,我又不熟悉,陌生环境下的人的防御意识会加强。你贴在我后面,万一我受惊之余下意识打你一拳,你可怎么办?”
“嘿嘿,不好意思,我没想那么多。舅舅,这次是我没注意,我以后会小心的。”文岚狗腿子上前弹弹关博睿的衣服,假意为他拂去尘土。
身为一个长辈,关博睿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你刚才絮絮叨叨的说了那么多,你究竟想知道什么?”
“我,也没有什么,就是今天花了那么多钱,会不会不太合适?我看我妈好像不知情,让您一个人出那么大一笔钱,以后表哥表姐读书什么的可怎么办啊?”印象中,这个时期的国人一向委婉,文岚只好也学着拐个弯打听家里的经济情况。
关博睿眉头一挑,满眼都是疑问,刚想说什么,一看文岚已经局促地扭起了手指,便明白过来了。
关博睿不由地有点好笑,伸手点了一下文岚的额头,推得她后退一步:“我说,你该不会一直不知道我们的收入吧?”
“啊?我还小,没人跟我说过这些。”文岚微微一抬头,直接对上关博睿略带笑意的眼睛。
“你印象中,我们一个月大概应该是多少钱?”关博睿有点好奇后世人对自己这个时代的认知。
“这个,我没有看过具体的资料。印象中,建国后,工人的工资水平一直都不是很高,大家都一直在温饱线上下徘徊。所以,我觉得可能一个人就30多40左右吧。”文岚回忆了一些忆苦思甜纪录片,大致给出了个平均数。
“嗯,如果是一般青年工人,你说的倒也差不多。2级工大概就是40元的工资,23级干部大概是40多元的工资。可你忘了,我们,包括你爸爸,我们都不是普通青年工人。就算是工人,我们工作了16年,还都是技术工种的,怎么得也是5级以上了,每个月也有60多70啦,如果满勤加班的话还不止这个数。嗯,这么跟你说吧,你爸是大校,一个月工资175元,军龄超过20年,每个月还有25%的额外补助。他一个人的工资就够你们姐弟几个生活的了,当然,前提是你爸没拿钱去补贴困难战士。现在,他每个月大概三分之一的工资拿去补贴牺牲的战友家属,另外还时不时捐钱捐物给困难人士,所以每个月汇过来给你们做生活费的钱也不多,我估计平均应该是8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