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基建(16)
赵燕歌取过一个透明的玻璃碗递给三公,让他们就近欣赏着。
在青铜器和陶器当道的秦朝,玻璃和瓷器无疑突破了他们固有的概念,让这些并没有见过玻璃之美的人瞬间沉迷了进去。
公孙太尉有些笨拙的抚摸着被赵燕歌称之为娇弱的玻璃碗,生怕一不小心就把这精美的玻璃碗给打碎,虽然他打从心里觉得青铜之美无与伦比,可是手上怎么也舍不得把玻璃碗给放下。
“三公觉得这玻璃如何?我们可以制造出一些,然后高价贩卖给那些六国贵族们。”赵燕歌道,相比起那些小打小闹来,玻璃和瓷器才是赵燕歌看中的重头戏。
“咳咳,不知陛下准备为这些玻璃作价几何?”左相不由咳嗽道,觉得赵燕歌要是定价在他承受范围内,他也不是不能省一省买一个回去好好的把玩。
“这还是等三公看过后面的那个再说吧。”赵燕歌自信道。
第7章
一件精美的瓷器就是一件极具价值的艺术品,更别说现在纯手工锻造,每一件瓷器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瓷器和陶器可以说是同出同源,同样被烈火锻造而出,却因为材质和温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各自的美。
相比起造型一般,比较简单,看起来粗犷、古朴大气的陶器来,瓷器造型精致,摸起来细腻光洁,外表优雅贵气,让人看了感官不由更佳。
不仅如此,瓷器相比起陶器来,更有收藏购买的价值。
不管是单纯的白瓷,还是被上了色的彩瓷,只是一眼,就深深的吸引了三公。
眼前宛若一个浩瀚新体系在他们眼前展现,让他们情不自禁的沉迷了进去。
瓷器之美,博大精深。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滋润细媚有细纹。』这是瓷器制作的最高境界,也是目前瓷匠们正在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公手里各自把玩着一件精美的瓷器,舍不得放下,赵燕歌让人把这几件瓷器包起来让他们带回家。
直到被赵燕歌带着回到了前殿,三公都还久久沉浸在瓷器之美中没有回神。
公孙太尉是三公中最先清醒过来的,相比起法家出身的右相,儒家出身的左相,兵家出身的公孙太尉就没有那么多文艺细胞了。
不过瓷器和玻璃的价值他却是一清二楚的。
“陛下……”公孙太尉激动的看着赵燕歌,眼前仿佛看到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正涌向四世私库中。
公孙太尉的声音让二相回过神来,右相抚须赞叹肯定道,“陛下,瓷器和玻璃绝对会被那些六国贵族们竞相追捧,一掷千金。”
同样惊叹沉迷于瓷器的左相也道,“陛下,你的计划切实可行。”
时下因为秦灭六国,有许多还心念故国的六国贵族们对秦朝多有抵触,虽然做不到复国,但是他们收拢财富于怀中,造成民间货币不流通,多多少少也会让朝廷感到苦恼。
以前他们拿那些人没有办法,现在瓷器和玻璃一出,他们就不信那些自诩为贵族的家伙们还能坐的住。
要想得到瓷器,就得乖乖奉上钱财来。
右相和左相两人此时都不得不认同赵燕歌的方案,当然了,这些东西也就是帝王能够护住,要不然普通人把东西造出来,估计还没等赚钱呢,就已经被那些贵族们强取豪夺过去了。
“陛下,瓷器的价格不能低了。”左相伸手抚摸了一下自己怀中的瓷器道,乐滋滋的给赵燕歌出主意道。
“诸公,以后这些瓷器也会奖赏给于朝中或天下有贡献的官员们,你们可要记得把这个消息给放出去。”赵燕歌道。
六国贵族们不屑和秦朝多来往,更有无数有才华的子弟被他们约束着不来考取功名,要不是还有科举制度筛选民间的人才,整个秦朝很难做到正常的运转。
赵燕歌这么一说三公就懂了,这是准备用瓷器做诱饵,钓鱼儿上钩了。
扪心自问,瓷器还真具备这种魅力。
要是他们当初还未入朝之际,听到去朝中做官还有此等福利,肯定也会眼巴巴“为瓷卖身”。
不过好在,他们现在已经在朝中为管,并且官职还靠前,官员福利少谁也不会少他们的。
三公心里喜滋滋的揣着瓷器回了家,不需要过多的造势,只需要三公把兵、法、儒三家的好友邀请来家里面看一看,有关于瓷器的消息就一传十,十传百的流传了出去。
自从在三公家里面欣赏过精美的瓷器以后,不少人看着自己手中的陶器突然就觉得不香了。
他们动手摸过瓷器,瓷器的表面是那么的光滑,手感冰凉,纹理紧密,再一对比,陶器突然一下子变得太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