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厨娘(91)

作者:橘绿

说罢继续道:“既然遇到了心意相通的, 为何要纠结个没完, 左右陆郎君也不阻拦你开饭馆,即便是成了亲也不妨碍什么。”

吴娘子话说一半,看到甄榛神色如常,不似生气的样子, 这才接着说:“且大理寺少卿虽说不像戍守边关的将军们一般危险, 但刀剑无情,终归是危险的, 万一受了伤,你没个名分,照顾他始终是不方便。”

这点倒是真的, 甄榛自己也深有体会。上次陆深受伤,虽说自己也去照顾了,可也是仗着厨娘身份和熟人掩护,真要论资排辈,是怎么都轮不到她的。

吴娘子一番话说完,说的甄榛心头疑虑都去了三分,刚想谢过她,没想到吴娘子又补了一句:“小娘子若是不满意,休了他便是,有你这手艺,还怕过不下去?到时候我们姐妹三人一起,照样快活过日子。”

幸亏甄榛没捧着茶盏,不然定是要被这一句“休了他”笑得茶都要喷出来。

饶是如此,甄榛一想到陆深苦着脸拿着休书的样子还是笑得直不起腰,赞同的点了点头,“阿姐说得对!就算是成亲,他若不让我开心,我就一纸休书,休了他!”

两人正笑得前仰后合,一位手扶拐杖、穿着朴素却不失风雅的老丈慢慢走进饭馆。

甄榛忙收了笑声,迎上前去招呼客人。

“老丈要吃着什么?”

“老朽初次来,烦请店家介绍一二。”

甄榛听着他虽然说着长安官话,却依稀夹杂着些鲁地口音,举止也是温和有礼,想来是离家做官,于是便开口推荐:“听闻老丈像是河南道人士,那儿今日就献丑了,便做个煎饼以缓乡愁。”

离乡几十载,虽已是耳顺之年,却从未忘记乡音乡味。只是唐朝不比现代,音信尚且难通,更不用说各地小吃,因此即便是他,也久未尝过煎饼,猛然听甄榛一提,倒勾起了少年回忆。

煎饼单吃有些噎人,甄榛取了现代山东的小吃——菜煎饼的做法,既能让老丈尝到煎饼,又不至只吃煎饼。

饭馆中没有专门摊煎饼的鏊子,还好用来蒸肉夹馍的炉顶铁平面可以勉强代替,免得甄榛在第一步就滑铁卢。

甄榛问过老丈,得知他更爱吃杂粮煎饼,便用杂粮面调了面糊。

先在铁面上薄薄的刷上一层油,舀出一勺面糊,用长条状的竹劈将面糊均匀地抹开,旺盛的炉火下,没过几秒钟一张煎饼便摊好了。

前两天腌完冬菜,还剩了些菘菜、罗菔、昆仑瓜之类的蔬菜,甄榛皆将它们切成细丝,放到碗中加入油盐辣椒粉,用木箸搅拌均匀。只可惜没有粉条,不然煎饼口味会更加丰富。

拌好的菜丝放到铁面上翻炒,等略微变色就可盛到碗里备用。

这时,刚刚摊好的煎饼就派上了用场。取一张煎饼放在铁面上,若想营养更丰富些,就再放个农家土鸡蛋摊匀,而后把翻炒完的菜铺满圆形的煎饼,另取一张煎饼盖在上面,在铁面上慢慢煎成双面金黄的模样。

做好的菜煎饼外酥里软,咬上一口,杂粮煎饼的韧劲辅以蔬菜的咸香,虽有猪油却并不显得油腻,反而别有一番风味。

甄榛将折叠切成小块的菜煎饼端上胡桌,大致快速地介绍了菜煎饼的做法,示意老丈快些动筷,以免放久面皮塌软,失了风味。

这老丈看到不是原先吃过的煎饼还有些失望,见甄榛推荐的热情才拿起木箸尝了一小块,却没曾想尝到了意外之喜。

与外表的斯文不同,老丈三两下功夫便吃完了菜煎饼,而后才慢条斯理地用帕子拭净嘴角,端起胡桌上的热茶小口饮着与甄榛攀谈。

“小娘子这样年轻,家里人竟也舍得让娘子抛头露面地出来做营商,不若嫁得好郎君,就凭这一手厨艺也能栓住夫君的胃。”

得了,又是一个爱管闲事的食客。甄榛本觉得他言谈举止都不似常人,没想到芯子里还是个迂腐老头,又不好得罪客人,只能笑笑敷衍过去,不欲与他争辩。

没想到甄榛让步,这老丈却不领情,紧接着追问。

甄榛没法子,暗暗翻了个白眼,话中有礼却带着些火气道:“老丈不知,儿这饭馆虽说不大,也是接待过朱紫高官的。且儿虽不才,却也曾得了圣人的夸赞,别的不说,在这长安城里做个小有家业的富婆也不算困难,何必拘在后院那三分天地里看夫家脸色?况且就算成亲,也得找个心意相通的,夫妻间举案齐眉才是真理,莬丝花虽美,只依附他人却得不了长久,老丈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好,好、好!”本以为这老丈会继续纠缠,没想到他竟大笑着连说三声好,倒是让甄榛有些发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