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厨娘(69)
“宋郎君可曾用过晨食?”甄榛依旧问他。
“用过了用过了!”宋家大郎连忙应声,可腹中的一声“咕噜”却把他卖了个彻底,只好说了实话,“……家中拮据,每日便只用两顿饭食,傍晚时候要下河摸黄鳝,因此早上便灌了两瓢水。往日里都是能撑到午间的,谁知……谁知今日这样不争气,让小娘子看了笑话。”
甄榛怕他丢面子,忙笑声接道:“多谢郎君对我手艺的认可,能引得郎君的馋虫,想来我这饭馆定是能红红火火,为着这个好兆头我也得强留下郎君吃晨食。”
还好甄榛猜想他必然会早来,早早的便替他预留下了一碗豆浆并一个肉夹馍,让他进来用饭,自己提了黄鳝进到后厨料理。
听闻“一家饭馆”挂上了响油鳝丝的菜牌,有那不差钱的老饕,离午饭时刻还有半个时辰就来提前预订着。更有好脸面的嫌弃青铜会员上不得台面,恨不得午间晚间都在饭馆里扎着,早早地其他人比下去。
甄榛得了单,差遣阿多和白芨在前厅招呼客人,以免食客厌烦。
处理黄鳝也颇为讲究。长年在泥沙中生长,黄鳝的表层有一层保护粘液,若是不清洗干净,即便用重料猛火料理,那股子土腥气也让人觉得难以下咽。
先用热水烫过一遍,一层食盐一层生粉地搓洗干净,才好斩成小段腌制去腥。
腌制完成后,考验的才是掌勺对火力的控制。风箱拉满吹旺炉火,葱姜蒜末锅中爆香,倒入鳝丝略一煸炒,那股子香味便全被激发出来了。
布帘再厚,也只能挡住油烟,菜肴的爆香味确是挡也挡不住。尤其是在没有炒菜的唐代,哪见过这种阵仗,甄榛小露一手便将前厅里的食客全部镇住。
有那性子急得,恨不得拨开布帘钻到厨房里一探究竟,“小娘子这是做得什么,问起来竟比烤肉还香上三分,可快些上菜吧,我这腹中已如鼓鸣,一张老脸快挂不住了。”
口中应答着,手上的动作更快了几分。清酱蔗糖提味、熟酱上色,水淀粉勾芡让菜汁浓稠,最后盛进盘中,随意撒些蒜末用热油滚了,“噼啪”声不绝于耳,甚是好听。
那新来的白芨一点也没白夫子说的那样不懂事,早早地侯在门帘旁,见甄榛收锅擦手,手脚麻利地用托盘端了出去,边走还边吆喝着“响油鳝丝一份!郎君请用!”。
不亏是百灵一族,嗓子果然个顶个的悦耳,虽高声吆喝,却丝毫不觉得刺耳难听,留在饭馆里做小厮确是屈才。
甄榛边擦手边感叹着天赋的重要——这真是老天爷追着喂饭,他还要挑食的程度,若不是自己也有一技之长,也要嫉妒地戳小人了。
忽地灵光一闪,想到一个好主意。
既然确是有天分,又喜爱热闹,不若说个相声,亦或是评弹助兴,将菜名口味编到词中,既能招揽客人,又不至于埋没了一副好嗓子。
招招手将白芨唤到身前,同他说了自己的想法,又怕他不懂什么是相声什么是评弹,仔仔细细地解释了,才期待地等他回应。
可白芨却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小娘子不知,我大概是百灵中的异类,虽声音尚且能听的过去,可一旦歌咏小调,立马跑到天边,连山中的棕熊都不愿听,更何况是食客们。”
“那用相声的形式报菜名、介绍菜肴你可否愿意?不叫你做白工,若是得了食客们的称赞,我给你长月钱。”甄榛继续游说道,“且若是效果好了,天南地北的食客都前来用饭食,不是正好遂了你的心意,接触一下这烟火人间。”
听了甄榛画的大饼,初入人间的小妖自是难以抵挡,迷迷糊糊间便被饶晕了,也不知到底是个什么章法就满口答应下来。
甄榛在心中暗戳戳地比了个剪刀手,夸赞自己真是有做销售的潜质。
还未等继续畅想饭馆日日客满如云、分店开遍长安的景象,外面催菜的食客险些掀了房顶的声音就传进耳中。
“小娘子!我的鳝丝呢?!!!”
……
第38章 长安秋·茄鲞
除去西市里较为固定的菜摊, 坊市中也常有为了省下摊位费,挑着担子大声叫卖的农家老翁。
不过他们多心疼收成,有些菜蔬即便是磕了碰了也不舍的挑出来, 只混在担子里便宜些买了。
甄榛是个没耐性的,懒得去挑, 也就买得少了些。不过今日卸门板的时候, 瞟见卖菜老丈的担中的茄子个大光滑, 一看就是仔细挑选过的,索性就买了下来做今日的主菜, 不然成日里往西市里跑,腿都要跑细了。
茄子在唐代还有个文雅的名字,称作“落苏”,是寺院僧侣的最爱。寻常人家倒是很难做好,也不是什么手艺问题。而是茄子吸油,要想做得好吃, 怕是要用上寻常两三日的油量, 各家主妇们自是舍不得, 因此多做得寡淡无味,难以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