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画本子(87)

作者:聘衔蝉

“……好。那明日沈某再来为郡主授课。”看元少晴已经摆出了送客的架势,沈鹤行垂下眼睫, 轻声道。

“明日的事,明日再说——说不定明日一早便放晴了呢?嘉阳已经迫不及待, 想要聆听沈老先生的教诲了。”元少晴拈起杯盖,轻轻拨动漂浮的茶叶。

“……沈某告退。”

——她盼着他走。

沈鹤行闭了闭眼, 一礼后退了出去。

元少晴望着他的修长挺拔背影,眼神放空——那一瞬间好像想了很多, 又好像什么都没想。

第二日确实是个晴天。夜间,仍有阵阵隐约的琴声伴着元少晴入眠。

冬阳照耀, 枯枝在莹白的积雪上投下了蓝紫色的影子。

只是冰雪未消, 山路还不好走,是以沈鹤行在青玉山继续盘桓了几日。

元少晴的国画造诣进益不少, 瑞王,元少明以及元少时皆是与他相谈甚欢——王妃更是对他喜欢的不得了。

几日后积雪消融,沈鹤行前来请辞的时候,王妃目送他的眼神已经好像在送自己的亲生儿子。

——至于吗?元少晴暗中翻了个白眼。

不过说老实话,以沈鹤行此人品貌谈吐, 若是有心要讨什么人喜欢,那几乎是轻而易举的——很少有人会不喜欢他。

“……沈某告辞。他日郡主莅临寒舍,某必扫榻以待。”

沈鹤行含笑的目光望了过来。

元少晴在瑞王的瞪视下,扯出了一个礼貌的微笑。

“秉明恩师之后,嘉阳必定前去贵府,敬听沈老太爷训诲。”

两人视线交汇了一瞬,元少晴便像被烫到一样,迅速转开了脸。

直到沈鹤行出去之后,才在元少时别有意味的笑容中,若无其事地抬起了头。

……

年关已至,每日总是无所事事,时间便过得飞快。

除了除夕宫宴与初一祭祀的时候,端着假笑对祖宗跪了又跪,很是吃了一番苦头之外,元少晴基本都是在暖阁中和两只猫一起窝着,每天睡到自然醒,骨头都酥了。

捏了捏腮上的软肉,自觉完全不能再如此懒散下去。

“备马,我要出门。”

元少晴披了大氅,跨上马车,带了两个侍女一路向东城而去。

——上元节已过,年前与沈老先生说好的学画一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在此之前,必须先征求老师汤沐恩的同意。

“真是不巧,老爷出门访友,已是几日未归了——不过老爷走之前说过,有封信留给郡主您。”汤府的门子赔笑道。

“拿来吧。”元少晴虽吃了个闭门羹,面上却泛起了微笑。

——老师向来不会无的放矢,既然留书离开,必是对此事心中有数。

果然,片刻之后汤府侍女将书信呈上,元少晴打开一看,其上只有寥寥几行劲拔的行书: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观诸法而会其要,辩众流而同其源。”

阅罢,元少晴双眼发亮。

看来老师已经知道学画的事了。

不但同意了,还肯定了自己的水平,已经到了采百家之长而明确自身道路的阶段。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四舍五入一下自己和李白进度相同。

得了夸奖,元少晴美滋滋地打道回府。

好心情持续到了第二日。

元少晴带着拜帖前去沈府拜谒的时候,也并未见到不想见的人。

“春闱已近,京城的举子多是在国子监中闭门苦读。”

沈老先生为元少晴详细讲述了一下午国画技法之后,突然笑眯眯道。

“?”

电光石火之间元少晴便领会了这句话的内涵。

——什么啊,我并不想知道沈鹤行今天为什么没出现好吗?

“嘉阳今日是来学画的——日后也是。”

元少晴心平气和地解释道。

正是应了这句话,从第一日入沈府学画起,直到初春已至,临近会试,元少晴都没能见到沈鹤行的人影。

心无旁骛之下,学业倒是一日千里。

“沈老先生,如何?”

元少晴画下最后一笔,转身笑道。

“不错,不错。”

沈老先生凑近细看,捋着胡子笑了起来。

“郡主的根基本就雄厚,又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此进境,是我平生仅见。

“我也没什么能教的了——国画中的诸般关窍,你尽已知晓。到了这个地步,便要出去多看看,多走走,涨些见识,方能再进一步。”

“谨遵老师教诲。”元少晴拱手谦虚道,“一通百通,嘉阳手上本就有功夫在,学起来自然快些,当不起您夸奖。”

道别之后,收拾起画具返回王府。

元少晴拿起画笔,在画布上随意地点点戳戳——这一个多月以来日日手执毛笔,学习国画技法,如今又再次拿起油画画笔,还真有那么点不一样的感觉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