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计划书(152)
见了皇上之后,心情不太顺畅的胤禛干脆给自己放个短假,在家陪福晋,顺便和福晋吐槽一下皇阿玛的执政方针。
苏莹很不解,一个银行怎么就会得罪满朝官员?
“银行需要招收专门和银钱打交道的人,官员们都是一路考上来的,他们的目标是当官,可不是数钱,依我看,虽会被部分官员们抵制,但也不至于太严重,会对银行提出异议的是那些官员背后的那些大商人,所谓的与民争利就是与他们争利,皇阿玛这完全是为了避免麻烦做出的决定。”胤禛认为,通过追债一事,就可以看出满朝文武对银子的态度,其实这银行完全是符合官员们的心理的,可惜了这个好时机!
过了这个时机,这些官员们恢复了他们清高的假象,那时候银行才会不好办!
再说,现在大清没有银票,交易用的还是金银铜钱,官方不管,不就是把这个交给民间的商人去办了吗?胤禛可是见过民间已经开始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钱庄,甚至从门人那里听说过去钱庄兑换的银子的情况,甚至亲眼见过银票的样式。
在刑部办差的时候也见过因为印子钱而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事件,胤禛觉得银行的出现完全可以把这些事避免一些。
苏莹不高兴的看着胤禛,“我们不能自己做吗?”
胤禛摇摇头,“不行,这个可和蒙古的生意还有那些运送特产的生意不一样,没有咱们家老爷子的支持,你想光明正大的做只会以失败收场。”偏偏他们家福晋还坚决只行正道,要不是他们家有权有势,胤禛很怀疑福晋能赚到银子不能!
既然现在不行,苏莹也只好罢手,她踮起脚拍拍胤禛的肩膀,现在只希望这位老兄争气点当上皇帝了,反正看情况,太子确实有点不靠谱,既然如此,苏莹看不出除了胤禛还有谁适合把自己当牛使的去治国的。
胤禛莫名其妙的被拍了肩膀,还得勤勤恳恳继续给念诗经做胎教,也是没谁了。
弘易拉着乌日宁贵缩回头,他本来拉着弟弟在假山后面乘凉,这两个大人就来了,两个小朋友就开始了偷听,这总算是听完了,至于这后面的《诗经》,两个处于学习期的小朋友表示没兴趣!
“你看,你舅舅舅母俩人,他们根本就忘记了咱们今天休沐,上一次休沐都提前说过了,他们竟然也会忘记,太不负责任了!”作为经常就这样被忽视的人,弘易现在总算是有人可以吐槽了,“等会儿咱们坐在一起用膳,他们弄不好还会问,你们怎么在家啊,是不是逃课了?”
乌日宁贵满脸的不信,“哥,你这也太夸张了,我也来这么长时间了,怎么没遇到过?”
弘易敲了敲乌日宁贵的小脑袋,“那是因为以前咱们回来之前都有人提前禀报,这几天是书院准备往北走的日子,咱们俩都不在其中,提前休沐,现在咱们妹妹还没生下来,阿玛绝对不会带着咱们去的,留在京城是一定的了。”
乌日宁贵歪歪脑袋,“京城好玩吗?”他到北京城这么久了,也只在皇宫、雍王府和书院呆过,还没去北京城转过呢。
弘易对这个问题也说不好,“我好像也没在北京城转过,不知道!”
乌日宁贵不解,“哥,你连北京城都没好好转过?怎么老想着去草原啊?”
弘易嘟了嘟嘴,“因为草原只要有人看着,就可以玩,而在京城,除了府里,就是去书院读书,很没意思啊!”
“哥,你不是说书院往北也是读书去吗?”
弘易伸出魔爪狠狠的揉了揉乌日宁贵的小脑袋,“弟弟,你的问题怎么这么多啊!咱们这个年纪去总不能和十二岁以上的大孩子们一起读书吧!当然是要玩啊!”
乌日宁贵费力的把小脑袋从弘易的手中挣脱出来,“知道了知道了,哥,我饿了!我要吃苏姥姥做的香酥饼!”
弘易小心的探出脑袋看了看亭子里,小心的拉着乌日宁贵在假山之中绕来绕去,等走出了假山,一溜烟的拉着乌日宁贵去找姥姥去了。
做完了每天例行的胎教,苏莹和胤禛携手进了书房,开始各忙活各的,中间夹杂着来自于胤禛的嘘寒问暖端茶倒水的声音。
苏培盛的声音在外面响起,也就代表着用膳的时间到了。
胤禛跨进屋门,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等着吃饭的弘易以及他旁边的乌日宁贵。
想到皇阿玛不久前才因为这俩孩子和他说的那些话,心情就极为复杂,“你们两个这会儿怎么在家?这是逃课了?还是因为捉弄先生终于被送回来告状了?我怎么没见到先生?福晋,你见到了吗?”
苏莹摇头,走上前摸了摸两个小朋友的光头脑袋,“你们在书院闯祸了?唉,我这都做福晋了也免不了见老师这一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