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番外(70)

作者:凔溟

乔安不太服气,“任何官员都知道赈灾的法子,可要落实就得有钱有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官写的再好,无钱无粮也是空话。”

“所以本王的意思是让你写有用的东西,听不懂吗?”这书呆子怕是走后门才上任的吧?

乔安愤怒地看着他,却没跟李煦顶嘴,施施然地行了礼然后甩袖走了,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听话的孩子。

等乔安离开,李煦也下了城墙,迎面见刘树快马赶来,怀抱期望地问:“如何,乔瑞家中抄出了多少东西?”

刘树跳下马,从怀里掏出一份清单递给李煦,气呼呼地说:“这乔瑞真是贪官污吏,家中金银成箱,粮食满仓,比咱们的日子好过多了。”

老话说得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乔瑞不知道当了几年的官,而且一看就不是清官,累积下来的财富确实比较惊人。

这么一想,李煦突然就想知道,南越寇家世代为官,家里是不是也金山银山地堆着呢?

“阿嚏!”南越的某个山林里,一个身着软甲的年轻人打了个大大的喷嚏,他揉了揉鼻子,小声骂道:“他娘的,这种日子没法过了,冻死个人了,快让人去前头探探路,本将军这次一定要灭了这群蛮夷!”

李煦大致算了算从乔家抄出来的粮食和金银能用几天,越算越心惊,这么庞大的财产竟然只能让这些灾民安热度过半个月,而且这还是算上金银能够买到粮食的情况。

李煦以前当老总,知道每个月的员工工资福利支出是多少,但却不知道他名下的员工一天要吃多少米,要喝多少水,要穿几件衣服,真正落实到细节上,他发现自己对民生的了解还不够。

眼下涌进城的灾民有上千人,这些人目前最缺的就是粮食和保暖的衣裳,还有可供他们取暖的木柴,上千人一天的消耗可不是个小数字。

“先把乔家所有的粮食都归入粮仓,再让管理粮仓的小吏算个数字给我,每人每天该吃多少粮食由他掌握,告诉他,只要灾民中无一人饿死,本王重重有赏。”

一个管着粮仓的小吏哪里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承担如此重任,吓得六神无主,好在粮食是他精通的东西,只要静下心来算一算,也不是很难,难的是,他要如何安排这每日出仓的粮食,多了粮仓供应不上,少了势必有人挨饿。

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李煦深知这一点,他一个人不可能包揽所有的活,一个完整的企业要运作起来肯定需要不同岗位的人,余杭县如今也是这样,任何一个小人物都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见灾民被安置妥当,李煦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粮食的后续供应,借粮势在必行。

“林统领在城中维持秩序,余杭所有衙门的衙役都归你调遣,所有羽林军随本王去借粮。”

浩浩荡荡的队伍驶出城门,一部分见到这阵势还以为是顺王要丢下这个摊子跑路了,等听说他是去借粮,也露出同乔安一样的表情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想:王爷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然是不理解这民间的弯弯道道,只当自己亮出身份就能千呼百应,可惜啊,谁会在乎一个落魄王爷的脸面呢?

这话没人敢对李煦说,李煦心里却门儿清,他没有自信到以为自己凭一张脸一个名字就能要到粮食,他靠的是身后的羽林军,以及他们手中的兵器,当然,能用钱解决他肯定不动用武力。

敲开一名富户的门,李煦说明了来意,又拿出一部分从乔家抄来的金银,只说要购粮。

家有存粮的商户都知道,遇到天灾,粮食短缺,他们更不会轻易卖粮,一来自己家需要多屯些,二来,这粮食的价格一天天地涨,傻瓜才会卖。

当一尊大佛杵在他们家里,说要用市价买他们家的粮食时,是点头还是摇头呢?

张家大郎碍于李煦的身份,没有立即拒绝,只是说自己家中也缺粮,今年雨水太多,粮食减产,他又有一家老小要养,实在拿不出多余的粮食来。

李煦漫不经心地喝着茶,听他说完才开口:“这世道艰难啊,本王也是看不过眼才接了这么个烂摊子,但本王无钱无粮,好在从乔家抄出了些金银,这才厚着脸皮来买粮,既然张兄不想卖,那本王去下一家得了。”

听他提起乔家,张大郎心虚了下,他每年都给乔县令送一大笔钱,说不定顺王查抄出来的金银里就有他家的,而且他记得,他当初送了一座玉石摆件给乔瑞,底下刻了他的姓氏,这要是被发现,自己难保不被牵连。

而且他一早接到消息,那乔县令昨夜被顺王砍了脑袋,其中细节他不得而知,但敢出手杀人,这位顺王的胆量就不会是个小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