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农女(1480)
她真是好大的脸!
秦德连骂她都觉得没劲,只警告道,“按大周法令,家中有劳力却让良田荒废不耕的,衙门有权将良田收归公有,派人耕作。十天后你们家的田还没下种,我就请里正报到衙门去!”
张氏一听就急了,“凭啥,那是我家的!”
“你还有脸说是你家的?我再告诉你,小草她娘昨晚启程去了外州的第二十几庄种棉花,四郎他爹去扬州进货,他们没十天可回不来!”秦德说完,气冲冲地去找秦三好,他自己的儿子不管,指望着谁替管教!
到了秦正田家一问,秦德差点气了个仰倒,“你说他们干啥去了?”
“老俩说带着三郎进城赶集,谁知他们竟在渡口等着正田,非要跟他下扬州,正田没法子,只得带着他们去了,送信儿的人刚走……”若不是四郎拉肚子,他们就连自己的儿子也带走了,李氏拉着儿子的小手,一阵阵地后怕。
“胡闹!小暖咋说的?”秦德气得跺脚,正田是去做生意,他们跟去算什么!
“小暖也出门了,家中只有小草在。小草说他们爱跟就跟,不过他们的花用不能走铺子的账,因为他们不是铺子里的人。”李氏低着头,不走公账,就是得花正田的银子了。李氏心里不满也不能说啥,那是她的公婆!
秦德长出一口气,“快入土的人了,还没一个八岁的孩子懂事儿!八岁啊,别家的娃儿还在玩儿泥巴,小草就能管事儿了。”
“爷爷,小草九岁了。”
脆生生的童音在背后响起,秦德回头见小草带着大黄和她的丫鬟们站在自己身后了。秦德的目光落在小草那根比她还高的棍子上,胆战心惊地问道,“小草啊,你这是干啥去?”
小草笑弯了眼睛,“过来看看四郎好点儿没,再去跟里正爷爷谈点儿事儿。”
谈啥事儿?秦德吞了吞口水,“小草啊,你不读书画画了?”
“先把正事儿做完了,再去读。”小草笑得甜甜的,“虽说小草是村里读书最好的,但先生说比我厉害的孩子还有很多,不能懈怠。”
秦德纳闷着,“小草又不考状元,能读书写字算账就好了,干嘛要那么厉害啊?”
小草的小脑袋一扬,“因为,最厉害才够爽啊。” .
第一一零四章 小暖的生财之路
莱州境内,离着州城不远的农庄内,秦氏带着王函昊查看完庄子里的长工种棉花的情况,又向庄子的管事叮嘱棉花籽发芽后间苗、补苗的事儿。
说完后,秦氏又觉得自己唠叨了,笑道,“你已经种了三年棉花,这些比我都懂,我就不多唠叨了。”
“东家提到的都是紧要的事儿,庄子里好些人不清楚,您说一遍,比小人说十遍都管用。您叮嘱的事小人等一定会记在心里,落在田里,您放心。”管事恭敬弯腰。
这庄子的管事是秦氏和小暖去年冬天派过来的,他原是第一庄的长工,去年被登州方家田庄借过去帮着管了一年的田庄,将方家棉田打理得井井有条,小暖觉得他是个人才,便提拔他当了这庄子的大管事。
小暖买的良田越来越多,原本在第一庄干活的长工们但凡有点真本事的,没在各处的田庄当上大小管事,也混成了棉匠。长工之中最有出息的是华池,最没出息的是李千耳。
华池去年才去荒凉的漠北种棉花,今年摇身一变就成了漠北六百亩良田的管事,而且他手下耕作棉田的都是漠北官兵!听说他还在漠北军中挂了个啥“典农”差事,专管军田,老受官兵们尊敬了,说出去就给他们这帮人长脸。
李千耳那家伙好吃懒做,若非夫人看他可怜,去年底就被第一庄的管事赶出庄子要饭去了。也就他脸皮厚,换个二人绝不好意思留下!
秦氏对这管事很放心,“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去淄州的二十二庄看看那边种的咋样了。”
管事一时不知该如何应答。
秦氏身后的翠巧提醒道,“夫人,这就是二十二庄,咱们要去的是二十三庄。”
秦氏抬手拍了一下脑袋,“庄子太多,我都记混了。”想当初,小暖买下第一庄时,问她这庄子该起个啥名。秦氏觉得凭着闺女的本事,怎么也能再添几个庄子,挨个叫省事儿又好记。前四个庄子的确挺好记,但她哪料到闺女这么有本事,给她弄出来二十几个庄子呢。
听着东家的烦恼,二十二庄的管事和长工们羡慕翻了。
从莱州本地雇的二管事给东家出点子,“这可不怪您,挨数叫谁都记不住,您老不如直接叫‘莱州的庄子’、‘淄州的庄子’。”
秦氏摇头,“不成,淄州有两个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