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知青白富美[穿书](45)

作者:梅里三千

如果好奇,请点击接下来的章节。

哈哈哈,这一章作话还是忍不住罗嗦了。集美们别嫌弃我啊。

要吐槽,请轻喷,感谢!!!

白云村虽然地处偏僻,但是这里土地富饶,粮食多产,人们生活得还是相当富足的。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温饱不再成为问题,人们便开始关注其他的地方。比如说,村里孩子们的未来,年轻人未来的发展。

附近方圆百里,只有镇上有两所学校。白云村的孩子们想要去读书,自然是要去镇上的。然而这几年以来,镇上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许多学生读着便读不下去了。这几年下来,村里干部和德高望重的长辈都商量了一下,觉得孩子们的学习不能停,于是便一直往上面打申请,希望能在村里面办个小学。

薛绒听着忍不住惊叹道:“咱们村干部眼光可真是长远。”

裴大爷骄傲地翘了翘嘴角,“那当然,咱们村虽然偏僻,可是出了不少厉害的人。像裴大夫,他以前就是在镇上读书,然后考出去的。更别说现在的裴闯他们了。”

最开始的时候,村里人也觉得读书没什么用,还不如种种地或者学一门手艺。可是长久以来,他们看着一直读书读下去的走了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路子,而且要比他们以为的好多了,于是自然觉得读书很有用。哪怕是把孩子送到学校里面去认识几个字也是好的,父母也能挺直了腰板说话。

薛绒一边听着,嘴角也扬起了微笑。她也是从小读书读到大的,一直在知识的氛围里熏陶着,读书当然是一件好事。古人不早就说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话,只是没想到这山里的村子还能产生这样的想法。而且村里还能办成了,实在是了不起。

裴大爷显然把话憋在心里好久了,这会儿终于说了出来:“虽然说现在没有高考了,但是城里招人一般都要读过书的,没读书的都不愿意要。我们也是想来想去心里难受......”

“之前村里的孩子们都是在和隔壁大队合办的庙里面读书,桌子板凳要自己带。那个庙还不是我们大队的,离村里有三里路。天晴上学还好,要是下雨了不不好了。孩子们只能顶着张破塑料布、卷裤子打赤脚上学。”

薛绒静静地听着,一时感觉眼睛都有点酸涩。她之前只觉得这个时候贫穷、愚昧,等到身处这个时代的时候,才感觉到那种身不由己。

裴大爷叹了口气,看着眼睛有点发红:“我孙子读个书,中午都不回家。夏天只能到河里面舀一碗冷水泡饭,就那样吃。冬天就到附近的亲戚家倒碗热水泡饭吃,亲戚家孩子也多,顾不上他。”

薛绒叹了口气,这个时候,怎么说呢,实在是不好说。于是她只能笑着安慰道:“裴大爷,现在村里办了学校,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单凭这件事情,薛绒便觉得白云村未来的发展会很好。村里人都敢想敢做,人们都有一股特别的劲头。

裴大爷激动的抖了抖烟头:“我们也是这么希望的。”

薛绒回到知青点,发现田春秋他们几个人也都坐在主屋里说着这件事情。

村里招老师自然是先从村里来招的,招收对象是村里读过书的青年和知青点的几个知青。村长似乎非常重视这件事情,明令不让送礼送东西。选老师也不是他一个人决定的,是听过老师讲的课之后投票决定,至于投票的人是谁,听课的又是谁?这个谁也不知道,只能凭着感觉来猜测。

薛绒想了想,问道:“村长说没说要招几个老师?”

田春秋摇摇头:“这个他也没有说。”

薛绒点点头,也是。如果说了出来,名额少的话,那村里人不免为此打个头破血流。毕竟不用下地,只用上上课,还是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的。更何况,还有公分拿,也不怕养不活自己。

老师的要求在这个时候也不低,最低是初中学历。而且还要在某一科目学的特别好,能有独立教书的能力。估计初中学历这一条都筛了不少人,更别说独立教书了。

读书和教书差的也不是一点点,站上讲台面对一教室的的人讲课,这个也不简单。

薛绒思索着,抬头问道:“你们是怎么想的?”

田春秋皱眉道:“这个活儿是挺好的,但是我也是刚从学校出来,又没有教过别人......”她自己学的也不是特别好,更别说现在去教小孩了,那不是耽误人家嘛。但是说实话她又有点心动。

薛绒看她一脸纠结的样子,笑道:“可以去试一试,我也打算去试一试。”

田春秋犹豫了一下,想了想道:“我也不太知道。”

同类小说推荐: